【題目】下圖是“南亞一月、七月風向圖”和“孟買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南亞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一月吹東北季風,降水較多 B. 七月吹西南季風,降水較少
C. 雨季吹東北季風 D. 西南季風給南亞帶來豐沛降水
【2】有關孟買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 B. 全年溫和多雨
C. 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 D. 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
【3】關于印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
B. 頻發(fā)的水旱災害造成糧食生產(chǎn)不穩(wěn)定,兩次“綠色革命”提高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
C. 目前,推行了控制生育計劃,人口增長速度很緩慢
D. 熱帶季風氣候面積廣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chǎn)國
【答案】
【1】D
【2】C
【3】B
【解析】試題分析:
【1】根據(jù)圖中風向可知,1月份南亞盛行東北季風,降水少,7月南亞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所以是西南季風給南亞帶來大量的降水。故選D。
【2】讀孟買的氣溫和降水圖可知,孟買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的11月-次年5月為旱季,6-9月為雨季。所以選C。
【3】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頻發(fā)的水旱災害造成印度糧食生產(chǎn)不穩(wěn)定,兩次“綠色革命”提高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目前,印度推行了控制生育計劃,人口增長速度仍然很快;印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chǎn)國。所以正確的是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地圖”,完成下列問題:
(1) 圖中A處為著名的 ▲ 海峽,它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與 ▲ 洋的海上通道。
(2)圖中的航線①從我國沿海出發(fā),經(jīng)過該海峽后,向西往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 運河,可到達地中海(B處)。
(3)圖中航線③表示,大型輪船不能通過航線①,只能繞道非洲南端 ▲ 到 ▲ 和北美各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亞洲和其他大洲位置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歐洲位于亞洲西側,和亞洲隔海相望
B. 大洋洲位于亞洲南面,和亞洲在陸上相連
C. 亞洲在東南方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
D. 亞洲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是 ( )
A.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天山—陰山
C.昆侖山—祁連山
D.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解決我國水資源季節(jié)分配不平衡,年際變化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 興建跨流域調(diào)水工程 B. 興建水庫
C. 開采地下水 D. 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不同尺度區(qū)域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各區(qū)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是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 B. ②是海陸兼?zhèn)涞膰?/span>
C. ③熱帶面積廣大 D. ④赤道穿過中部
【2】關于上述區(qū)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①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B. ②礦產(chǎn)資源豐富
C. ③發(fā)達國家眾多 D. ④畜牧業(yè)是該國的主導產(chǎn)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地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文字標注的地理事物名稱,正確的是
A. 甲—休斯敦 B. 乙—阿巴拉契亞山脈
C. 丙—密西西比河 D. 丁—蘇必利爾湖
【2】下列關于美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著名的“硅谷”位于戊城市
B. 乙山區(qū)以亞熱帶水果種植為主
C. 丙地區(qū)水源充足屬于乳畜帶
D. 丁戊地區(qū)有美國最大的工業(yè)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地理興趣小組想在“五·一”假期組織一次登山活動,小明查閱了登山活動區(qū)域的等高線地形圖(如下圖),認為圖中字母A、B、C、D、E處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
A. 山谷、鞍部、陡崖、山峰、山脊
B. 陡崖、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C. 陡崖、山谷、山峰、鞍部、山脊
D. 山脊、鞍部、山谷、山峰、陡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