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長江水系圖,回答:
精英家教網(wǎng)
(1)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
 
山脈,注入
 
 海.
(2)長江中游的三大支流分別為
 
、
 
和贛江.
(3)長江
 
游的水能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
 
,在圖中的代號為
 
;長江中游的特點是河道彎曲,水流不暢,這里是長江災(zāi)害最為集中的河段;下游航運備件優(yōu)越,被稱為我國的
 

(4)下列地形區(qū)屬于長江流域的是
 

A.內(nèi)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黃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5)長江的長度在世界上僅次于:
 

A.尼羅河、剛果河      B.黃河、亞馬孫河
C.尼羅河、亞馬孫河    D.剛果河、亞馬孫河.
分析: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jīng)青海、西藏等1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 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世界第三長河.
解答:解:(1)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向東注入東海;
    (2)長江支流眾多,中游的三大支流分別為漢江、湘江、贛江;
    (3)長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圖中B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中游段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也是長江洪澇災(zāi)害最為集中的河段;長江支流眾多,構(gòu)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wǎng),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四季通航,所以又有黃金水道之稱;
    (4)長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流經(jīng)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注入東海.長江素有“水能寶庫”之稱;所以以上地形區(qū)中屬于長江流域的是四川盆地;
    (5)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長度僅次于尼羅河、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三位;
故答案為:
(1)唐古拉;東;       
(2)漢江;湘江;       
(3)上;三峽;B;黃金水道;                      
(4)B;(5)C.
點評:考查長江主要支流及各河段的特點,要識圖記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2?雞西)讀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發(fā)源地是
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
(山脈).
(2)長江最大的支流A是
漢江
漢江

(3)水電站B是
三峽
三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長江發(fā)源于第
 
級階梯,干流基本流向是
 

(2)長江的支流①位于
 
河段(上、中、下游),在湖泊②
 
處匯入長江;
(3)劃分長江中下游的城市③是
 
,它位于
 
。
(4)從城市⑤至入海口是長江的中下游河段,該河段流經(jīng)的地形區(qū)是
 

(5)下列描述的是長江上游的特點的是
 
(有兩個正確答案)
A、流經(jīng)黃土高原,多泥沙.           B、曲流多,有“九曲回腸”之稱.
C、落差大,水能豐富.              D、急流多,有著名的峽谷“虎跳峽”
E、水流平穩(wěn),通航能力強,有“黃金水道”之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讀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shù)碼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源頭  ①
 
山脈
注入的海洋②
 

支流  A
 
B
 

湖泊  C
 
D
 

城市  ③和④中位于下游的是
 
(填代號)
河段分界點城市  E
 
  水利樞紐工程F
 

(2)長江和黃河干流共同流經(jīng)的省區(qū)是
 
 和
 

(3)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宜賓以下航運便利,被譽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寫出圖中數(shù)碼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水電站),④
 
(水利樞紐),⑤
 
(支流),⑥
 
(海).
(2)長江上游是指
 
市以上的長江河段,該城市在圖中的字母代號是
 
;長江下游是指
 
以下至入?,該地點在圖中的字母代號是
 

(3)長江干流流經(jīng)的地形區(qū)從西到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長江水系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圖中①是
 
江;②是
 
江.
(2)圖中鄱陽湖的序號是
 
,洞庭湖的序號是
 

(3)長江十分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 集中在
 
河段.
(4)⑤是長江干流中已建成的規(guī)模巨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5)⑥是長江干流沿岸最年輕的直轄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