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
地球的形狀
在古代,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認識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倫人認為大地是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臘人則認為大地的形狀像一個凸起的大圓盤.古代俄羅斯認為大地像一塊圓盾,是由三條極大的鯨用背馱著,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精英家教網(wǎng)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一天畢達哥拉斯來到海邊.眺望地平線那邊駛來的帆船.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最初露出地平線的總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現(xiàn)帆,最后出現(xiàn)整個船身(圖1).經(jīng)過思考,他斷定大地的表面是圓形的.
過了170年后,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第一個為這種說法提出了證據(jù).他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向北方旅行時,天空上的各種星辰相對于地平線的高度就在改變(圖2).他還發(fā)現(xiàn),在發(fā)生月食的時候,月亮邊緣呈圓弧形的黑影.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檔住太陽光對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認為地球的形狀肯定是一個圓球.
直到16世紀初期,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繞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證明大地是球形.1519年9月,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為弄清大地形狀問題.和他的水手們乘著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盧卡爾港出發(fā),一直向西穿過大西洋,到了美洲東岸,1520年,他們繞過了南美洲麥哲倫海峽,又繼續(xù)在茫茫無邊的大平洋上航行.他們克服了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終于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群島.不久,麥哲倫就在那里遇難.他的船員們繼續(xù)向西航行,橫渡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維多利亞號--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們弟一次完成了環(huán)繞地球的偉業(yè),以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實,證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們根據(jù)麥哲倫的這個結論才給“地球”取了這個名字.
(1)請談談你從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2)有關地球的形狀描述正確的是
 

A.皮球似的正球體
B.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C.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橢球體
D.規(guī)則的橢球體
(3)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0千米
D.8000千米
(4)為什么地球儀的形狀是規(guī)則的正球體?
(5)地球上赤道的周長約為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
分析:現(xiàn)在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經(jīng)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解答:解:(1)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中得到的啟示是地球面貌的認識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體現(xiàn)了科學家們不怕吃苦、不畏艱難、追求真理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的.
(2)地球的形狀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3)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
(4)地球儀的形狀是規(guī)則的正球體的原因是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球體,地球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21千米,對于地球這個龐大的球體來說其長度差別是微不足道.
(5)地球上赤道的周長約為4萬千米.
故答案為:
(1)地球面貌的認識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體現(xiàn)了科學家們不怕吃苦、不畏艱難、追求真理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的;
(2)B;
(3)A;
(4)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球體,地球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21千米,對于地球這個龐大的球體來說其長度差別是微不足道;
(5)C.
點評:本題考查地球的形狀與大小,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

地球的形狀

  在古代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認識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倫人認為大地是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臘人則認為大地的形狀像一個凸起的大圓盤;古代俄羅斯人認為大地像一塊圓盾,是由三條極大的鯨用背馱著,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一天畢達哥拉斯來到海邊,眺望水平線那邊駛來的帆船。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最初露出水平線的總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現(xiàn)帆,最后出現(xiàn)整個船身(圖1)。經(jīng)過思考,他斷定大地的表面是圓形的。

圖1

  170年后,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第一個為這種說法提出了證據(jù)。他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向北方旅行時,天空上的各種星辰相對于地平線的高度就在改變(圖2)。他還發(fā)現(xiàn),在發(fā)生月食的時候,月亮邊緣呈圓弧形的黑影。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擋住太陽光對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認為地球的形狀肯定是一個圓球。

圖2

  直到16世紀初期,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繞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證明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9月,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為弄清大地形狀問題,和他的水手們乘著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盧卡爾港出發(fā),一直向西穿過大西洋,到達南美洲東岸。1520年.他們繞過了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又繼續(xù)在茫茫無邊的太平洋上航行。他們克服了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終于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群島。不久,麥哲倫就在那里遇難。他的船員們繼續(xù)向西航行,橫渡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維多利亞號——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們第一次完成了環(huán)繞地球的偉業(yè),以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實,證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們根據(jù)麥哲倫的這個結論才給“地球”取了這個名字。

(1)請談談你從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2)有關地球的形狀描述正確的是

[  ]

A.皮球似的正球體

B.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C.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橢球體

D.規(guī)則的橢球體

(3)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

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千米
D.8000千米

(4)為什么地球儀的形狀是規(guī)則的正球體?

(5)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它的周長約為

[  ]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

地球自轉的證明

  古時候的人每天看見太陽、月亮和星星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好像有這么一個圓穹形的“天”,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大地的周圍不停地轉動著。因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便主張:“天動地靜”的“地心說”,認為天體永遠圍繞地球這一宇宙中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直到16世紀,波蘭人哥白尼才提出了“地動說”,認為太陽、月亮和星星的東出西沒,完全是由于地球自轉的關系。由于地球的自轉,地球上出現(xiàn)了白晝和黑夜的交替變化。

  地球自轉時,任何時候只有一半面對太陽。面對太陽的一面是白天,相反的一面是黑夜。隨著地球自轉,令另一面朝向太陽,原先是黑夜的那些地方慢慢地變成白天。因為地球自轉一周需要24小時,所以大部分地區(qū),從黑夜變成白晝,再從白晝變成黑夜需要24小時。

  據(jù)說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地球自轉的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在一座塔上讓一物體自由落下,如果不受其他影響,落下的方向應該是垂直的。但是當?shù)厍蜃赞D時,塔頂繞行的圓弧比較大,而塔基繞行的圓弧比較小。換句話說,在同一時間里塔頂走的路程較遠,而塔基的路程較短,所以就轉動得較慢。由于物體具有慣性,從轉動得比較快的塔頂落下來時,仍然保持著隨塔頂轉動時的速度,因此,與轉動得比較慢的塔基相比,在同一時間里它向東面就要走得遠一點,所以物體并不是從塔頂垂直落下,而是落在稍向東一點的地方,如下圖所示。從很深的枯井口丟下的物體,也能夠觀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高斯的實驗結果也證明了同樣的結論,他在美國塔里馬拉克的礦井中釋放物體,下落5000英尺(合為1524米),向東偏大約三英尺左右。

  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也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有名的傅科擺試驗。他在巴黎萬神廟的圓形屋頂?shù)拈L平架上,用一根長度為67米的金屬絲,懸掛著一個質(zhì)量為28千克的鐵球做成一個擺子。在重力和鐵絲的拉力作用下,在其垂直位置附近振動。如果不考慮地球自轉,這就是簡單的單擺。由于地球自轉的影響,使擺的擺動平面作順時針偏轉。但是這個轉動很緩慢。為了觀測這一效果,必須使擺做長時間擺動。這就要求其懸掛點幾乎沒有摩擦,擺錘也必須很重以便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又因為按單擺的規(guī)律要求擺的擺動偏角應很小,為了便于觀測,所以擺的懸線就必須很長。

  證明地球自轉的現(xiàn)象有很多。例如,我們在前面討論的地球形狀,知道地球是南北兩極有些扁平,而赤道則稍許凸出,就是由于地球自轉的結果。

北極星期三  某恒星期三 經(jīng)度0° 東經(jīng)90°

西經(jīng)90°

(1)下列地理現(xiàn)象中,能說明地球自轉的是

[  ]

A.晝夜現(xiàn)象
B.晝夜長短變化
C.四季變化
D.太陽東升西落

(2)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轉動的中心相同

B.自轉產(chǎn)生晝夜長短的變化,公轉產(chǎn)生晝夜交替的變化

C.轉動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

D.自轉和公轉分開單獨進行

(3)假如地球自轉時,地軸不傾斜,而是同公轉軌道面相垂直,在同一地區(qū)還會出現(xiàn)季節(jié)變化嗎?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

地球的形狀

  在古代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認識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倫人認為大地是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臘人則認為大地的形狀像一個凸起的大圓盤;古代俄羅斯人認為大地像一塊圓盾,是由三條極大的鯨用背馱著,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一天畢達哥拉斯來到海邊,眺望水平線那邊駛來的帆船。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最初露出水平線的總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現(xiàn)帆,最后出現(xiàn)整個船身(圖1)。經(jīng)過思考,他斷定大地的表面是圓形的。

圖1

  170年后,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第一個為這種說法提出了證據(jù)。他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向北方旅行時,天空上的各種星辰相對于地平線的高度就在改變(圖2)。他還發(fā)現(xiàn),在發(fā)生月食的時候,月亮邊緣呈圓弧形的黑影。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擋住太陽光對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認為地球的形狀肯定是一個圓球。

圖2

  直到16世紀初期,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繞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證明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9月,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為弄清大地形狀問題,和他的水手們乘著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盧卡爾港出發(fā),一直向西穿過大西洋,到達南美洲東岸。1520年.他們繞過了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又繼續(xù)在茫茫無邊的太平洋上航行。他們克服了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終于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群島。不久,麥哲倫就在那里遇難。他的船員們繼續(xù)向西航行,橫渡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維多利亞號——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們第一次完成了環(huán)繞地球的偉業(yè),以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實,證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們根據(jù)麥哲倫的這個結論才給“地球”取了這個名字。

(1)請談談你從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2)有關地球的形狀描述正確的是

[  ]

A.皮球似的正球體

B.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C.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橢球體

D.規(guī)則的橢球體

(3)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

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千米
D.8000千米

(4)為什么地球儀的形狀是規(guī)則的正球體?

(5)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它的周長約為

[  ]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

地球自轉的證明

  古時候的人每天看見太陽、月亮和星星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好像有這么一個圓穹形的“天”,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大地的周圍不停地轉動著。因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便主張:“天動地靜”的“地心說”,認為天體永遠圍繞地球這一宇宙中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直到16世紀,波蘭人哥白尼才提出了“地動說”,認為太陽、月亮和星星的東出西沒,完全是由于地球自轉的關系。由于地球的自轉,地球上出現(xiàn)了白晝和黑夜的交替變化。

  地球自轉時,任何時候只有一半面對太陽。面對太陽的一面是白天,相反的一面是黑夜。隨著地球自轉,令另一面朝向太陽,原先是黑夜的那些地方慢慢地變成白天。因為地球自轉一周需要24小時,所以大部分地區(qū),從黑夜變成白晝,再從白晝變成黑夜需要24小時。

  據(jù)說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地球自轉的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在一座塔上讓一物體自由落下,如果不受其他影響,落下的方向應該是垂直的。但是當?shù)厍蜃赞D時,塔頂繞行的圓弧比較大,而塔基繞行的圓弧比較小。換句話說,在同一時間里塔頂走的路程較遠,而塔基的路程較短,所以就轉動得較慢。由于物體具有慣性,從轉動得比較快的塔頂落下來時,仍然保持著隨塔頂轉動時的速度,因此,與轉動得比較慢的塔基相比,在同一時間里它向東面就要走得遠一點,所以物體并不是從塔頂垂直落下,而是落在稍向東一點的地方,如下圖所示。從很深的枯井口丟下的物體,也能夠觀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高斯的實驗結果也證明了同樣的結論,他在美國塔里馬拉克的礦井中釋放物體,下落5000英尺(合為1524米),向東偏大約三英尺左右。

  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也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有名的傅科擺試驗。他在巴黎萬神廟的圓形屋頂?shù)拈L平架上,用一根長度為67米的金屬絲,懸掛著一個質(zhì)量為28千克的鐵球做成一個擺子。在重力和鐵絲的拉力作用下,在其垂直位置附近振動。如果不考慮地球自轉,這就是簡單的單擺。由于地球自轉的影響,使擺的擺動平面作順時針偏轉。但是這個轉動很緩慢。為了觀測這一效果,必須使擺做長時間擺動。這就要求其懸掛點幾乎沒有摩擦,擺錘也必須很重以便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又因為按單擺的規(guī)律要求擺的擺動偏角應很小,為了便于觀測,所以擺的懸線就必須很長。

  證明地球自轉的現(xiàn)象有很多。例如,我們在前面討論的地球形狀,知道地球是南北兩極有些扁平,而赤道則稍許凸出,就是由于地球自轉的結果。

北極星期三  某恒星期三 經(jīng)度0° 東經(jīng)90°

西經(jīng)90°

(1)下列地理現(xiàn)象中,能說明地球自轉的是

[  ]

A.晝夜現(xiàn)象
B.晝夜長短變化
C.四季變化
D.太陽東升西落

(2)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轉動的中心相同

B.自轉產(chǎn)生晝夜長短的變化,公轉產(chǎn)生晝夜交替的變化

C.轉動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

D.自轉和公轉分開單獨進行

(3)假如地球自轉時,地軸不傾斜,而是同公轉軌道面相垂直,在同一地區(qū)還會出現(xiàn)季節(jié)變化嗎?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