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為我國東部平原四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據(jù)圖完成3~4小題。

3.造成四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陸差異                      B.經(jīng)度差異    

C.地勢差異                      D.緯度差異

4.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圖2

 
A.甲地的熟制可達到一年三熟      B.甲乙兩地位于北方地區(qū)

C.丙丁兩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D.我國南北溫差夏季比冬季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材料:以上海為中心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1月分平均氣溫>0℃)濕潤,雨,冬季溫和(1月分平均氣溫>0℃)濕潤,降水豐富,特別利于喜熱喜濕農(nóng)作物生長.該地區(qū)地形平坦,河流眾多.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礦產(chǎn)資源較少,能源缺乏,工業(yè)發(fā)展嗦需要的原材料和能源需要從外地區(qū)大量輸入.
(1)字母A所在省區(qū)的名稱是
 
。
(2)字母B所示山脈名稱是
 
.該山脈與淮河構(gòu)成了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該分界線的大致走向是
 
走向,該分界線是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中
 
的分界線.
(3)華北油田位于我國三大平原之一的
 
平原的北部.
(4)下列關(guān)于山西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太行山以東B.境內(nèi)煤炭資源豐富,如淮北煤田C.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D.鐵礦、石油資源較少
(5)我國的首都北京的緯度大約是
 
,是一個
 
(“內(nèi)陸、沿!眱蓚詞語中選填一個)城市.
(6)浙江省的省會城市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東臨
 
洋,位于
 
(河流)的入?冢j懳恢檬謨(yōu)越.
(7)武漢利用附近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發(fā)展了
 
(“采煤、石油、鋼鐵、航天”四個詞語中選填一個)工業(yè).
(8)有關(guān)長江三角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稻是典型的喜熱喜濕作物,所以主要農(nóng)作物有水稻B.因為臨海,風浪打,條件惡劣,所以人口很少
C.因為資源缺乏,所以工業(yè)比較落后                D.因為河流多,冬季冰面廣,所以溜冰、滑雪是冬季主要運動項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列四幅圖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圖1 南亞地區(qū)圖

圖2 沿78°E線南亞地形剖面圖

圖3 東南亞中南半島主要山脈河流分布
(1)比較南亞地區(qū)和東南亞中南半島,完成下表。(10分)
 
南亞地區(qū)
東南亞中南半島
緯度位置
大部分處于      ~30°N緯度地區(qū),北回歸線橫貫中部。
大部分處于     (五帶、熱量帶)。
大部分處于10°N~26°N緯度地區(qū),
             線橫穿北部。
海陸位置
西臨           
西臨            
地形分布特點
北部為             山脈,
中部為             平原,
南部為             高原。
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              的地表形態(tài)。
城市與人口
 
歸納中南半島主要城市分布特點的
共同性是:                     
 
                               
 
                                                                                                                                                                                              
材料:印度人的日常飲食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別,北方人喜歡吃一種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餅。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qū)的人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炒飯。在飲水方面印度人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

(2)根據(jù)材料,結(jié)合圖4試分析印度主要糧食作物及其分布區(qū):                    。(2分)
(3)結(jié)合印度地理特征分析,為什么印度人在飲水方面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曲阜潘店初中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四幅圖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圖1 南亞地區(qū)圖

圖2 沿78°E線南亞地形剖面圖

圖3 東南亞中南半島主要山脈河流分布
(1)比較南亞地區(qū)和東南亞中南半島,完成下表。(10分)

 
南亞地區(qū)
東南亞中南半島
緯度位置
大部分處于      ~30°N緯度地區(qū),北回歸線橫貫中部。
大部分處于     (五帶、熱量帶)。
大部分處于10°N~26°N緯度地區(qū),
             線橫穿北部。
海陸位置
西臨           
西臨            
地形分布特點
北部為             山脈,
中部為             平原,
南部為             高原。
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              的地表形態(tài)。
城市與人口
 
歸納中南半島主要城市分布特點的
共同性是:                     
 
                               
 
                                                                                                                                                                                              
材料:印度人的日常飲食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別,北方人喜歡吃一種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餅。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qū)的人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炒飯。在飲水方面印度人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

(2)根據(jù)材料,結(jié)合圖4試分析印度主要糧食作物及其分布區(qū):                    。(2分)
(3)結(jié)合印度地理特征分析,為什么印度人在飲水方面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屆山東曲阜潘店初中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四幅圖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圖1  南亞地區(qū)圖

     圖2  沿78°E線南亞地形剖面圖

圖3  東南亞中南半島主要山脈河流分布

(1)比較南亞地區(qū)和東南亞中南半島,完成下表。(10分)

 

南亞地區(qū)

東南亞中南半島

緯度位置

大部分處于       ~30°N緯度地區(qū),北回歸線橫貫中部。

大部分處于      (五帶、熱量帶)。

大部分處于10°N~26°N緯度地區(qū),

              線橫穿北部。

 

海陸位置

西臨           

西臨            

地形分布特點

北部為              山脈,

中部為              平原,

南部為              高原。

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               的地表形態(tài)。

城市與人口

 

歸納中南半島主要城市分布特點的

共同性是:                     

 

                               

 

                                                                                                                                                                                               

材料:印度人的日常飲食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別,北方人喜歡吃一種叫做“恰巴提”的                    薄面餅。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qū)的人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炒飯。在飲水方面印度人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

(2)根據(jù)材料,結(jié)合圖4試分析印度主要糧食作物及其分布區(qū):                                                              

                                                               。(2分)

(3)結(jié)合印度地理特征分析,為什么印度人在飲水方面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