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有關我國各民族的地區(qū)分布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漢族全部分布在東部 B. 少數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 我國民族總的分布趨勢是大雜居、小聚居 D. 各民族均勻分布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故A錯誤;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qū),故B錯誤;

我國共有56個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雜居(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故C正確,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地形類型多樣,甲山脈名稱為 , 地形區(qū)乙為 , 地形區(qū)丙為 , 它們都位于我國地勢的第級階梯上。
(2)圖中有我國第一大河 , 該河流發(fā)源于省,注入海。
(3)該河流有“水能寶庫”之稱,圖中①、②兩地適合發(fā)展水電的是地點是 , 理由是。該河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貨運總量的60%,被稱為。
(4)該河的水文特征有利于航運的有
①干流長 ②無結冰期 ③多支流 ④汛期長 ⑤流域面積廣 ⑥流量大
(5)該河中下游支流眾多,分布著與河流相通的湖泊.隨著近年來人口增長,對耕地的需求增加,湖泊沿岸的人們開始在湖泊中修筑圩垸,造田耕種或建房,使湖泊面積(如圖2),造成湖泊調蓄能力降低.針對上述現象,應采取的措施是(選擇填空)。
A.人工降雨 B.退田還湖 C.修建水利樞紐 D.加固堤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殼中比較活躍的地帶是( )

A.板塊內部 B.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

C.大陸內部 D.陸地和海洋交界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2014年2月8日,我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之后中國的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2017年2月3日至13日,身披奪目“中國紅”的“雪龍” 號科考船,穿行在南極地區(qū)海灣之間,開始了第33次科學考察。2018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一一羅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

(1)長城站的經度大約是_____

A.60 0 E B.600 W C.800 E D.800W

(2)寫出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稱:A _________B __________。

(3)讀圖可知,我國五個科考站(包括正在建設的羅斯海新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站。

(4)仔細觀察泰山站的主樓.房屋地基很深,下面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開門,還設有天窗,這樣設計最主要是為了______

A.防寒保暖 B.防紫外線輻射 C.防積雪融水進入 D.防大風積雪掩埋

(5)從東西半球看,長城站位于______半球。

(6)閱讀材料可知,我國在南極地區(qū)的科學考察活動及科考站建站時間都選擇在北半球的____季。原因是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A. 四川省

B. 西藏自治區(qū)

C.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D. 內蒙古自治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口增長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歐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

B. 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相差不大

C. 發(fā)達國家人口增長慢,發(fā)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快

D. 18世紀以前和以后人口增長沒有什么明顯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溫度帶圖”,完成下列各項要求。

(1)填出溫度帶的名稱:
A
B
C
D
E
F
(2)圖中C溫度帶和D溫度帶之間的分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線。
(3)在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溫度帶中,1月份平均氣溫高于0℃的有 , 低于0℃的有。
(4)寶雞地區(qū)位于圖中C溫度帶,農作物的熟制應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看經緯網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經緯度是A點的是( )
A.經度20°,緯度20
B.20E,20N
C.20W,20N
D.20E,20S
(2)A點在B點的什么方向( )
A.東北
B.西南
C.西北
D.東南
(3)圖中C點位于( )
A.西半球
B.東半球
C.北半球
D.位于中緯度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市面積為2000平方千米,人口為50萬,其人口密度為( 。

A. 40人/平方千米 B. 400人/平方千米 C. 25人/平方千米 D. 250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