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以下小題。
(1)長江和黃河發(fā)源地所在的A地形區(qū)是___________,兩河流向均為__________,由其流向可知中國的地勢特征為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示兩條河流中,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是________,有結冰期的是____________,注入東海的是___________;
(3)圖中C是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________水庫,D是黃河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________山脈;
(4)關于長江、黃河流域開發(fā)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長江上游陡坡墾殖 B.黃河中游植樹種草
C.長江中游湖區(qū)圍湖造田 D.黃河下游發(fā)展水電
【答案】(1)青藏高原,自西向東,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2)長江 黃河 長江;(3)三峽 秦嶺;(4)B
【解析】
試題分析:
(1)長江黃河都受我國地勢的影響,發(fā)源于我國第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從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長江黃河水量豐富,在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蘊藏了豐富的水能,其中的長江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通航里程達7萬多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運輸的60%,被譽為“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
(3)在長江干流C處,恰好是地勢二三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修建了我國最大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D是黃河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秦嶺;
(4)A、長江上游陡坡墾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積河道.故A不符合題意.
B、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qū)種樹植草,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故B符合題意.
C、長江中游洞庭湖圍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調蓄功能日趨減弱.故C不符合題意.
D、黃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適合建立水電站.故D不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的李小華高興地對同學說:“我們就要喝到長江水了.”他說的“長江水”來自下列的哪項工程( )
A.引黃濟青 B.南水北調 C.興修水庫 D.引灤入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土質疏松 ②植被少 ③地形平坦④夏季降水集中 ⑤過墾過牧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歌曲《大中國》歌詞:“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啊....”根據你所學的知識,指出長江與黃河注入的海洋分別是
A.黃海、渤海 B.東海、渤海 C.東海、黃海 D.渤海、黃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中南半島地形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中南半島的地形、河流特點是( )
A. 河流自西向東流,說明地勢西高東低
B. 河流自北向南流,說明地勢北高南低
C. 河流與山脈無序分布
D. 平原多與中國相鄰
【2】觀察中南半島的地圖,假如發(fā)展經濟,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上游地區(qū)地處平原,水力資源豐富
B. 上游地區(qū)地處高原,可以發(fā)展種植業(yè)
C. 上游地區(qū)為平原,是重要的農業(yè)區(qū)
D. 下游地區(qū)為平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的地區(qū),經濟發(fā)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回答:
(1) 請將圖中五個地形部位的名稱(山頂、鞍部、山谷、山脊、陡崖)填入下表。
代號 | 甲 | 丙 | 丁 | EF | GH |
地形部位名稱 |
(2)甲地的海拔是 米;甲地與乙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
(3)若有河流應發(fā)育在 (EF或GH)流向大致自 -向 。
(4)攀巖活動應在 處,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組織學生去圖所示地區(qū)進行野外考察,回答問題
(1)Ⅰ村所在地區(qū)的地形類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2)Ⅱ河流是自 向 流。
(3)Ⅲ河段水流湍急,適合進行驚險刺激的漂流活動,其水流湍急的理由是:
。
(4)在等高線圖中,①②兩地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① ② 。如果在這兩地中選擇一處開展攀巖活動,應選擇在 地比較合適。
(5)建設水庫往往需要較大的儲水區(qū)域,而且應該在峽谷地區(qū)建設水壩。如果在圖中某地選址建一座水庫,請在圖中適合建壩的地方用“X”標注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