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圖中黃河主要支流的名稱是:① ② 。
(2)黃河比珠江長,但是水量僅及珠江的七分之一,其原因是: 。
(3)黃河流經(jīng)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減少的原因是: 。
(4)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的原因是: 。
(5)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全河含沙量的90%來自于 河段。
【答案】(1)湟水 渭河
(2)(3)(4)略
(5)中游
【解析】(1)地圖中黃河主要支流的名稱是:①湟水,位于上游地區(qū),②渭河,位于中游地區(qū);
(2)黃河比珠江長,但是水量僅及珠江的七分之一,其原因是黃河位于北方地區(qū),流域內降水比珠江少,降水時間短;
(3)黃河流經(jīng)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減少的原因是兩大平原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達,需要大量河水灌溉;
(4)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的原因是中游下來的泥沙在下游因地勢低平,流速變緩,泥沙堆積;
(5)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全河含沙量的90%來自于中游黃土高原河段。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亞自南向北可分為三大地形區(qū):北部是_____________山;中部是恒河平原和_____________平原;南部是____________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地圖,回答下列各題
【1】東南亞的主要組成部分是( )
A. 中南半島和西印度群島 B. 印度半島和馬來群島
C. 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 D. 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從圖中緯線可以看出,東南亞主要位于( )
A. 北寒帶 B. 北溫帶 C. 熱帶 D. 中緯度地區(qū)
【3】東南亞有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 )
A. 泰國 B. 馬來西亞 C. 越南 D. 菲律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些事例,證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中。下列事例中不能作為例證的是( ):
A.在喜馬拉雅山地區(qū)發(fā)現(xiàn)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發(fā)現(xiàn)古河道和森林遺跡
C.有些島嶼漲潮淹沒,退潮露出
D.極地發(fā)現(xiàn)煤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兩地區(qū)都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是_____,種植該作物有利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亞大部分地區(qū)屬于_____________氣候,由于________季風的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_____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圖,完成下列各題。
⑴請將圖中數(shù)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稱填寫在相應橫線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⑵請將圖中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相應橫線上。
A. B.
C. D.
⑶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
⑷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是_________,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_____。
⑸由三個大洋包圍的大洲是_________,由三個大洲包圍的大洋是________。
⑹按南、北半球來說,海洋面積大多分布在 半球。
⑺①和②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③和⑤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湖南婁底2016年中考)近年來,針對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區(qū)出現(xiàn)“用工荒”的問題,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減小企業(yè)投資規(guī)模 B.關停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
C.進行產(chǎn)業(yè)升級和設備更新 D.遷移大型先進制造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fā)祥地,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這三個地區(qū)的共同特征是
A. 都位于熱帶地區(qū) B. 都位于寒帶地區(qū)
C. 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區(qū) D. 都位于草原地區(qū)
【2】下列關于印度河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有世界著名的建筑金字塔 B. 熱量充足,盛產(chǎn)稻米
C. 該地區(qū)降水豐沛,旱澇災害多發(fā) D. 印度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