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亞洲三大文明發(fā)祥地示意圖”和“亞洲、歐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圖”
材料二:亞洲、歐洲、非洲人口資料表格
(1)讀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
(2)世界上人口稠密區(qū)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點是位于____。
(3)亞洲北部的甲地區(qū)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非洲的乙地區(qū)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
(4)結合材料二中歐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可以看出歐洲的總人口出現(xiàn)____(增長/減少)趨勢,該大洲國家由于這種人口特點容易產(chǎn)生的問題有____。
【答案】河流 中低緯度的沿海地區(qū) 氣候寒冷 氣候干旱 減少 養(yǎng)老負擔加重、國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生活孤單等。
【解析】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經(jīng)濟等因素的影響.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fā)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qū),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人口更為集中.中低緯度臨海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區(qū),比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1)讀材料一可知,A、B、C三地都位于河流沿岸地區(qū),因此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河流。
(2)從閱讀材料一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區(qū)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點是位于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qū)。
(3)亞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緯度高,氣溫低,冬季漫長而嚴寒,不適宜大量人口長期居;非洲的乙地區(qū)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干旱的荒漠,不適宜大量人口長期居住。
(4)歐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1%,表明歐洲的總人口出現(xiàn)減少的趨勢,該大洲國家由于這種人口特點容易產(chǎn)生問題有勞動力短缺 國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領土陸地總面積約_____平方千米,大部分位于______(五帶)。
(2)A為____海峽;黃巖島位于我國_____海。
(3)黑河所在省區(qū)的行政中心是______,騰沖所在省區(qū)的簡稱是_______。
(4)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區(qū)有西藏自治區(qū)和______,浙江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__人/平方千米。
(5)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qū)的交通略圖,完成下列小 題.
【1】下列四條鐵路線中,穿越地形最復雜的是( )
A.京滬線B.京九線
C.京廣線D.焦柳線
【2】一萬噸大米從武漢運往上海最便宜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水路運輸B.公路運輸
C.鐵路運輸D.航空運輸
【3】隴海線與京廣線交會的鐵路樞紐是( )
A.徐州B.蘭州
C.西安D.鄭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時尚,下圖是王先生乘郵輪環(huán)球旅行路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郵輪從A____洲的上海向西環(huán)球旅行,途中依次經(jīng)過:B____洋一C____運河一大西洋一D____運河一太平洋。其中D運河是E____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
(2)導游介紹:約兩千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開始分離,海水進入誕生了紅海。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預測紅海未來面積將不斷____(擴大或縮小),理由是____。
(3)王先生的旅游路線的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____(一致或不一致),在紐約則聽到人們主要用____(語言)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工業(yè)基地分布圖,回答以下小題。
【1】我國四大工業(yè)基地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A.沿海分布 B.沿長江分布 C.沿黃河分布 D.沿京廣鐵路分布
【2】圖中②是我國最大綜合性工業(yè)基地,②是
A.遼中南工業(yè)基地 B.京津塘工業(yè)基地
C.滬寧杭工業(yè)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