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北緯32°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地形區(qū):A _________,有“ ”之稱;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海洋:④_______________
(2) 我國地勢有何特點,這樣的特點對我國的河流流向有什么影響?
【答案】
(1)地形區(qū):A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 ”之稱;B_四川盆地C長江中下游平原
海洋: ④東海
(2)地勢西高東低 ,河流自西向東流
【解析】
試題分析:
(1) 讀北緯32°地形剖面圖可知,圖中的地形區(qū)A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B是有“最濕潤的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稱的四川盆地;C是有“水鄉(xiāng)”和“魚米之鄉(xiāng)”之稱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圖中的海洋④是東海。
(2)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有利于東部海上季風帶來的濕潤氣流順地勢深入內陸,帶來充沛的降水,使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溝通東西的水路交通,當河流從地勢高一級階梯跌落到低一級階梯時,會產生巨大的水能資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填注地理事物。
(1)圖中數字代表的大洲名稱: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
(2)圖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稱:
A ,B ,C ,D 。
(3)寫出赤道穿過的大洲名稱: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黃河水系圖”,完成下列問題。(5分)
(1)黃河注入① 海。
(2)黃河上中游的分界② 。
(3)黃河中游主要流經的地形區(qū)③ ,下游地區(qū)由于人們不斷加高堤壩,形成“ ”。
(4)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對錯:
(1)圖中數碼⑤可能形成瀑布。
(2)①處海拔范圍是400米和500米之間。
(3)圖中小河的流向是大體由東向西流。
(4)兩隊同學分別從⑦、⑧兩地出發(fā),較容易到達①山頂的是從⑦出發(fā)的同學 。
(5)小明同學通過量算得出山頂⑤,⑥之間的直線距離是600米。
(6)③處是陡崖、②處是鞍部 。
(7)山峰⑤在山峰⑥的西北方向。
(8)如果在該地區(qū)建攔河大壩,建在位置⑧處較合理。
(9)該等高線圖的等高距是 100米。
(10)從圖中可以看出,可能還有兩條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省青島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圖,我國糧食產量和增長率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我國糧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2013年以來,連續(xù)兩年糧食產量起過6億噸
B. 2008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重持續(xù)持續(xù)増長
C. 2011年以來,我國糧食增長率逐漸減少
D. 稂食增長率減少時糧食產量減少
【2】為確保我國糧食穩(wěn)定增長.敘述正確的是( )
A. 停止一切占用耕地的工程建設活動
B. 進一步將林地河草地開墾為耕地
C. 切實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的生產力水平
D. 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
(1) A處為 盆地,通過西氣東輸工程可將該地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輸往東部地區(qū)。
(2) B處為位于我國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 山脈。
(3) C、D兩處為高原,其中具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觀特色的是 處(填字母)。它是 高原。
(4) F處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影響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地形)。
(5) 我國陸上鄰國M為 (填國家名稱),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6) N為 ,就干濕狀況而言,其南側多為 (半濕潤、濕潤)區(qū),它是我國1月份 C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嚴重的國家。讀“中國徑流帶分布”圖和“中國各省級行政區(qū)人均水資源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趨勢:
⑵人均水資源非常缺乏的省區(qū)大部分位于______帶(徑流帶)內,這些省區(qū)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⑶青藏高原地區(qū)人均水資源屬于______的省區(qū),是因為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