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常伴隨有明顯的現(xiàn)象,但有些化學反應卻觀察不到明顯的現(xiàn)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______.
(2)簡述強調(diào)“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目的是______,“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______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①實驗方法: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釋,加入酚酞溶液,觀察到______,說明是由于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而出現(xiàn)的上述現(xiàn)象.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鹽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4.00%14

(1)表中x=______.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______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解:

方案一: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2)推測“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排除因鹽酸的加入,稀釋氫氧化鈉溶液而引起pH減。
方案二: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目的是: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隔絕氧氣.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由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堿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①實驗方法: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釋,加入酚酞溶液,觀察到: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說明是由于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而出現(xiàn)的上述現(xiàn)象.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鹽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4.00%14

對比,編號2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編號1的2倍,而3中鹽酸和氫氧化鈉都是1的2倍,共同作用應該是4倍,而溫度變化也是4倍,所以編號2中溫度變化應該是2倍,所以結論為7.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推出x=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U形管中左邊液面下降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故答為:

方案一:
(1)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2)排除因鹽酸的加入,稀釋氫氧化鈉溶液而引起pH減小
方案二:
(1)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隔絕氧氣;(2)堿;(3)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
(1)7;(2)U形管中左邊液面下降


分析:

方案一: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2)簡述強調(diào)“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考慮稀鹽酸和稀釋的作用.
方案二: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了解實驗中“加熱”目的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現(xiàn)象的結論;
(3)根據(jù)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釋,加入酚酞溶液,觀察到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說明是由于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而出現(xiàn)的上述現(xiàn)象.
方案三: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推出x的值.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U形管中左邊液面下降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點評:掌握中和反應的概念及其應用;了解實驗猜想和實驗驗證的方法;掌握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的操作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湛江)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zhì)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

(1)請你在編號②、③處各填入一種物質(zhì).②是
鐵(或Fe)
鐵(或Fe)
;③是
氧化銅(或CuO)
氧化銅(或CuO)
;
(2)根據(jù)上圖可以總結出稀硫酸的五個化學性質(zhì).請你寫出編號①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
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3)若編號④的物質(zhì)是鹽.請你寫出符合編號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均可)
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均可)
,反應類型是
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zhì)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

(1)請你在編號②、③處各填入一種物質(zhì).②是______;③是______;
(2)根據(jù)上圖可以總結出稀硫酸的五個化學性質(zhì).請你寫出編號①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______.
(3)若編號④的物質(zhì)是鹽.請你寫出符合編號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zhì)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

(1)請你在編號②、③處各填入一種物質(zhì).②是  ;③是  ;

(2)根據(jù)上圖可以總結出稀硫酸的五個化學性質(zhì).請你寫出編號①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  

(3)若編號④的物質(zhì)是鹽.請你寫出符合編號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zhì)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

(1)請你在編號②、③處各填入一種物質(zhì).②是               ;③是      ;
(2)根據(jù)上圖可以總結出稀硫酸的五個化學性質(zhì).請你寫出編號①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      
(3)若編號④的物質(zhì)是鹽.請你寫出符合編號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年廣東省湛江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zhì)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

(1)請你在編號②、③處各填入一種物質(zhì).②是    ;③是    ;
(2)根據(jù)上圖可以總結出稀硫酸的五個化學性質(zhì).請你寫出編號①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   
(3)若編號④的物質(zhì)是鹽.請你寫出符合編號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