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稱取部分變質的NaOH樣品18.6g(只含兩種物質)溶于85.8g水中,向溶液中逐漸加入稀鹽酸得到如圖關系.
(1)原樣品中,Na2CO3質量是10.6g.
(2)所用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
(3)在點A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
(第(2)(3)題寫過程)

分析 (1)根據(jù)題意可以知道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求算出碳酸鈉的質量進而求算出氫氧化鈉的質量;
(2)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出氯化氫的質量,然后結合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計算出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
(3)根據(jù)碳酸鈉的質量可以求得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再根據(jù)氫氧化鈉的質量可以求得反應產生的氯化鈉的質量;則完全反應后溶質的質量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加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的質量;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得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最后結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1)由圖表可知反應開始消耗100g鹽酸是和氫氧化鈉反應,繼續(xù)消耗100g鹽酸是和碳酸鈉反應,且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4.4g;
設樣品中碳酸鈉質量為x,與碳酸鈉反應消耗氯化氫的質量為y,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z,則: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y    z        4.4g
$\frac{106}{x}=\frac{73}{y}=\frac{44}{4.4g}$
解得:x=10.6g,y=7.3g
$\frac{117}{z}=\frac{44}{4.4g}$
z=11.7g
所以氫氧化鈉的質量為:18.6g-10.6g=8g
(2)根據(jù)題意可以知道,生成4.4g二氧化碳消耗鹽酸的質量為:200g-100g=100g
所以稀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7.3g}{100g}×$×100%=7.3%
(3)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18.6g-10.6g=8g;
設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w;
NaOH+HCl═NaCl+H2O
40       58.5
8g         w
$\frac{40}{8g}=\frac{58.5}{w}$
w=11.7g
A點時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frac{11.7g+11.7g}{18.6g+200g-4.4g}×$100%≈10.9%
答案:
(1)10.6g;
(2)所用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3%;
(3)在點A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9%.

點評 本題難度較大,主要考查了通過圖象分析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然后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量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已知濃硫酸比稀硫酸的密度大,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85%和5%的兩種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大于45%B.等于45%C.小于45%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自然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整理化學試劑時,發(fā)現(xiàn)有三瓶無色溶液失去了標簽,從實驗老師初得知,它們分別是稀鹽酸、氯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同學們認為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鑒別,通過實驗設計并進行相應的實驗,他們給這三瓶溶液重新貼上了標簽.下面是他們設計和實施的兩種方案,請你一起參與完成.
實驗內容觀察到的現(xiàn)象
A+B有氣泡產生
A+C有白色沉淀生成
(1)方案一;不用其他試劑進行鑒別
將三瓶無色溶液任意編號為A、B、C,各取少量進行實驗,得到相關的實驗記錄(如表).
請你寫出A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Cl2+Na2CO3=2NaCl+BaCO3↓.
(2)方案二:選用其他試劑進行鑒別(請補充實驗步驟②)
①用三支試管分別取少量三種無色溶液;  ②滴加碳酸鉀溶液(可溶性碳酸鹽即可);     ③觀察現(xiàn)象;    ④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t1℃時,100g水溶解了40gA就達到了飽和狀態(tài)
B.t2℃時,A和C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C.t2℃時C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有晶體析出
D.A和B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都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為了研究MnO2與雙氧水(H2O2)的反應速率,某學生加入少許的MnO2 粉末于50mL密度為1.1g?cm-3 的雙氧水溶液中,通過實驗測定: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氣體的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放出的氣體總體積為60ml;
(2)ABCD四點化學反應速率由快到慢順序為D>C>B>A;
(3)以上反應速率大小變化的原因是隨著反應的進行,雙氧水的濃度逐漸減小,反應速率也隨著減;
(4)在5min后,收集到的氣體體積不再增加,原因是此時雙氧水已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鐵、鋁、銅是常見的三種金屬.同學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鋁和銅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銹,而鐵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銹處理.
【提出問題】這是不是因為鐵、鋁、銅三種金屬中鐵的活動性最強呢?
【實驗探究】同學們對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展開了探究,請你參與探究并填寫空格.
將粗細相同的鐵絲、鋁絲、銅絲分別插人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shù)也相同的稀鹽酸中:
操作根據(jù)現(xiàn)象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
片刻后現(xiàn)象有少量氣泡無氣泡無氣泡Fe>Al,F(xiàn)e>Cu
幾分鐘后現(xiàn)象有少量氣泡有大量氣泡無氣泡Al>Fe>Cu
【討論交流】為什么同一個實驗得出了兩種結論呢?同學們帶著這個疑問查閱了相關資料,明白了鋁絲在稀鹽酸中短時間內無氣泡,是因為鋁表面致密的氧化膜會先與鹽酸反應.
【反思評價】做金屬性質實驗時需將金屬進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實驗驗證】為了進一步確認鐵、鋁、銅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同學們又將兩根粗細相同的、打磨過的鐵絲分別插入硫酸鋁溶液、硫酸銅溶液中:
操作根據(jù)現(xiàn)象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
現(xiàn)象無明顯現(xiàn)象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Al>Fe>Cu
寫出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拓展遷移】
(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屬絲的插人順序(能與鹽酸反應的要一次將鹽酸消耗完),也能證明鐵、鋁、銅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金屬絲的插入順序為Cu、Fe、Al.
(2)金屬被人類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的大致年限也與金屬活動性順序有關,請寫出鐵、鋁、銅三種金屬材料被人類利用的先后順序Cu、Fe、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稀有氣體,它們可以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
B.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食品包裝中充氮氣可以防腐
C.加快地鐵建設,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有利于提高空氣質量
D.控制PM2.5的排放,減少霧霾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是初中化學部分重要的實驗或裝置,請按要求填空:

實驗Ⅰ: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食鹽溶液
(1)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食鹽固體時,發(fā)現(xiàn)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應B.
A、增加適量食鹽固體     B、減少適量食鹽固體
C、調節(jié)游碼     D、添加砝碼
(2)若用②觀察方式量取水的體積,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5%(選填“<”、“=”或“>”).
(3)操作③的名稱為溶解,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加快食鹽的溶解速率.
實驗Ⅱ: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加熱過程中,氣球的作用是防止橡膠塞彈出,不斷緩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氣中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
(2)若實驗測得的結果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①銅粉的量太少,氧氣未消耗完 ②未冷卻到室溫就讀數(shù)(合理均可)(至少列舉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消費者最不放心的就是食品添加劑問題,在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只允許使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劑,禁止使用人工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因為一些人工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大多有一定的毒性,對機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如苯甲酸鈉,分子式為C7H7NaO2,下列關于苯甲酸鈉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苯甲酸鈉由4種元素組成
B.食品添加劑影響人體健康,所以使用時要嚴格控制使用量
C.苯甲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4
D.每個苯甲酸鈉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