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使用熱水瓶底部或熱水器中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假設無其它雜質).某課外小組想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他們取20.8g水垢,加入足量的濃度為14.6%的鹽酸,其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時間/min12345
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g3.05.06.06.66.6
計算:(1)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     
(2)要使20.8g水垢完全溶解,最少需要鹽酸的質量.
【答案】分析:(1)由圖可知,4s后恰好完全反應,放出二氧化碳6.6g;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
(2)計算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完全反應所消耗HCl的質量,由所計算HCl質量與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利用溶質質量分數(shù)公式,計算所需稀鹽酸的質量.
解答:解:(1)由題意知加入足量鹽酸后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6.6g
          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與其反應的鹽酸質量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14.6%y        6.6g                        
                 =         x=15g 
                =      y=75g

             答:碳酸鈣的質量為15g                          
       (2)水垢中氫氧化鎂的質量為:20.8g-15g=5.8g
           設和5.8g Mg(OH)2反應的鹽酸質量為a,
           Mg(OH)2+2HCl=MgCl2+2H2O              
            58        73
            5.8g      14.6%a 
            =
                  a=50g                                  
        鹽酸總質量為:75g+50g=125g
   答:需要鹽酸質量為125g
點評:分析變化表格時,根據(jù)最后氫氣的質量不再變化可知混合物已經(jīng)完全反應,此時放出氣體的質量為最大質量,然后根據(jù)氣體的量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長期使用熱水瓶底部或熱水器中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假設無其它雜質).某課外小組想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他們取20.8g水垢,加入足量的濃度為14.6%的鹽酸,其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時間/min 1 2 3 4 5
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g 3.0 5.0 6.0 6.6 6.6
計算:(1)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     
(2)要使20.8g水垢完全溶解,最少需要鹽酸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長期使用熱水瓶底部或熱水器中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假設無其它雜質).某課外小組想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他們取20.8g水垢,加入足量的濃度為14.6%的鹽酸,其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時間/min12345
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g3.05.06.06.66.6
計算:(1)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  
(2)要使20.8g水垢完全溶解,最少需要鹽酸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中考化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樂陵市一模)長期使用熱水瓶底部或熱水器中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假設無其它雜質).某課外小組想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他們取20.8g水垢,加入足量的濃度為14.6%的鹽酸,其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時間/min12345
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g3.05.06.06.66.6
計算:(1)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     
(2)要使20.8g水垢完全溶解,最少需要鹽酸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長期使用熱水瓶底部或熱水器中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假設無其他雜質)。某課外小組想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他們取20.8g水垢樣品,加入足量的濃度為14.60%的鹽酸,其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計算:
(1)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2)要使水垢完全溶解,最少需要鹽酸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