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請你填寫有關空格.
(1)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黃光,冒出大量的白煙;
(2)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了,你認為原因是集氣瓶里的氧氣消耗完了;
(3)待該物質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且達到集氣瓶容積的約五分之一處;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氧氣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4)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低于$\frac{1}{5}$,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兩點)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等.
(5)由本實驗可以推測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分析 (1)根據(jù)磷燃燒的現(xiàn)象和文字表達式的寫法考慮;
(2)根據(jù)氧氣的助燃性來考慮;
(3)根據(jù)裝置內壓強的變化考慮;
(4)造成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①裝置是否漏氣②紅磷的用量是否充足③瓶內的氧氣是否耗盡④裝置是否冷卻到室溫;
(5)由紅磷消耗完氧氣后,不再繼續(xù)燃燒,說明氮氣不能支持燃燒;由燒杯內的水進入集氣瓶的五分之一后,不能繼續(xù)進入,說明氮氣難溶于水.

解答 解:(1)由于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現(xiàn)象是紅磷燃燒發(fā)出黃光,冒出大量的白煙;
(2)由于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集氣瓶里的氧氣消耗完了,或氧氣的含量少了,都能使紅磷熄滅;
(3)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水沿著導管被壓入集氣瓶內,并進入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氧氣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4)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原理:利用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左邊集氣瓶內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小,從而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燒杯內的水進入集氣瓶,通過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量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如果所用紅磷的量不足,造成瓶內空氣中的氧氣沒有完全被消耗,所以會使所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偏小;如果裝置漏氣,則形成的壓強差會從漏氣的地方進入空氣,也會導致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量偏小,即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偏。还蚀鸢笧椋杭t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等.
(5)由于紅磷消耗完氧氣后,不再繼續(xù)燃燒,說明氮氣不能支持燃燒;由燒杯內的水進入集氣瓶的$\frac{1}{5}$后,不能繼續(xù)進入,說明氮氣難溶于水;故答案為: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故答案為:(1)發(fā)出黃光,冒出大量的白煙;
(2)集氣瓶里的氧氣消耗完了(或剩余氧氣極少很難支持紅磷燃燒了);
(5)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且達到集氣瓶容積的約五分之一處、氧氣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4)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等;
(5)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點評 本題以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載體,考查了相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所測氧氣含量偏低的原因、氮氣的性質等,考查學生科學探究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未標出).已知G為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且與A、D同類,F(xiàn)為藍色溶液.
(1)F的化學式為CuSO4;
(2)B-C反應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生;
(3)圖中沒有出現(xiàn)的物質類別是A;
A.單質 B.氧化物 C.酸 D.堿 E.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已知A、B分別是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如圖表示向A中加入B時,溶液的pH變化曲線.
(1)A是鹽酸;B是氫氧化鈉溶液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指出曲線圖中C點的含義:C點表示兩溶液恰好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1)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①儀器a的名稱是集氣瓶.
②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選用的收集裝置是C(填字母序號,下同).如圖E所似乎實驗中,熱水的作用是使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使水中的白磷與氧氣隔絕;
③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如圖F所示,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觀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2)某同學在電視尋寶節(jié)目中,看到一些銅制文物上有綠色的銹跡,并對綠色銹跡產生了探究興趣.
【查閱資料】
①綠色銹跡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易分解.
②無水硫酸銅為白色粉末,遇水變藍.
③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體混合物,NaOH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固體和水.
④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碳粉不與稀硫酸反應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發(fā)現(xiàn)問題】
查閱資料后,該同學將少量堿式碳酸銅放入試管中加熱,發(fā)現(xiàn)試管中的固體由綠色變成黑色,同時試管壁上有無色液滴生成.
為了進一步確定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的產物,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黑色固體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該黑色固體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銅;③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設計方案】請幫助該同學完成下述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實驗操作:取黑色固體適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實驗現(xiàn)象:黑色固體全部溶解,形成藍色溶液
猜想②正確
探究二: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還會生成CO2和H2O.
【進行實驗】選擇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驗證.
步驟一:連接A和B,打開活塞,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
步驟二,關閉活塞,依次連接裝置A→B→D→C(填“C”、“D”).
步驟三:點燃酒精燈,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后,停止加熱.
【解釋與結論】
①當觀察到D中無水硫酸銅變成藍色,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寫出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②Cu2(OH)2C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反思與評價】
上述裝置中A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實驗室常用如圖1所示裝置來制取氣體.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二氧化錳起作用,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得.若實驗室制取a
氫氣,用圖1中F所示的裝置收集氫氣,則氣體應從n端通入氫氣(選填“m”、“n”).
(4)小明選用塊狀的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O2,請回答有關實驗問題:
①實驗室制取CO2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如圖2所示是小明實驗時的主要步驟,這些步驟的正確順序是cabde(填字母標號,下同),其中操作有誤的是d.

③加熱固體碳酸氫鈉或固體碳酸氫銨都能產生CO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乙同學利用加熱碳酸氫鈉的方法制取CO2,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
他不選用碳酸氫銨制取CO2的理由是加熱碳酸氫銨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氨氣的混合物,導致二氧化碳不純.
④實驗室里將用B裝置制得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終未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用了濃鹽酸或裝置不嚴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為電解水實驗示意圖,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試管A中的氣體能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
B.試管B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試管A中的氣體是氧氣,試管B中的氣體是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間,胃酸多了需要治療.某些用以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中含MgCO3、NaHCO3,也有用酒石酸鈉來治療的.這說明(  )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強酸
B.對人而言,酒石酸是必需的營養(yǎng)品
C.MgCO3、NaHCO3與胃酸作用產生CO2,在服藥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D.酒石酸鈉水解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化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就在我們身邊.
(1)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竹炭是將毛竹高溫碳化而成的疏松多孔、表面積極大的固體物質.放置在汽車、房間、衣櫥內,可以去除潮氣、異味等,據(jù)此請你描述竹炭具有的一種性質:吸附性.
(2)正常雨水pH=5.6的原因是(寫化學方程式)CO2+H2O=H2CO3
(3)小明在涼拌紫甘藍時,加入一些食醋,發(fā)現(xiàn)紫甘藍變紅了.他想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取紫甘藍的汁液重復加食醋,現(xiàn)象相同,他又在紫甘藍汁液中加入一些純堿,結果發(fā)現(xiàn)紫甘藍汁液變綠,請你和小明一起解決下列問題:
①純堿屬于(填“酸”、“堿”或“鹽”)鹽類化合物.
②結合小明的實驗,請你聯(lián)想紫甘藍汁液的用途:代替酸堿指示劑或檢驗其它物質的酸堿性.
(4)已知Cl2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叫氯水.發(fā)生的反應為:Cl2+H2O=HCl+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
①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②將氯水在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溶液中的溶質是HCl(填化學式).任寫一個體現(xiàn)該溶液化學性質的方程式:Zn+2HCl=Zn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往一定量的酸(或堿)溶液中逐滴加入某堿(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時,溶液的pH隨滴加的某溶液質量的變化而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

(1)有同學根據(jù)如圖中的曲線判斷實驗中采用了B裝置的操作,理由是加入試劑后溶液PH值從堿性變?yōu)橹行,說明是往堿溶液中加酸.
(2)在以上實驗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劑,能夠說明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實驗現(xiàn)象是加入最后一滴酸后,溶液的紅色恰好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