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在實驗室常用以下裝置制取氣體。
      
(1)利用高錳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填字母序號,下同)_______________;
(2)利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_______;
(3)選擇氣體發(fā)生裝置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 AC(或AD)
(2)①CaCO3+2HCl= CaCl2+H2O+CO2↑ ②BD
(3)①反應物的狀態(tài) ②反應條件

試題分析:(1)高錳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氣體發(fā)生裝置的選擇依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收集裝置的性質依據(jù)是: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結合制取氧氣的物質和反應條件,以及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AC(或AD)
(2)利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 CaCl2+H2O+CO2↑,由于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應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BD
(3)選擇氣體發(fā)生裝置的依據(jù)是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6分)為測定實驗室里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同學們?nèi)?0g過氧化氫溶液入2g二氧化錳,完全反應后,稱得剩余物的總質量為11.84g。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量       g;
(2)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常見的生活用品中,主要使用合成纖維材料制成的是( 。
A.
橡膠手套
B.
尼龍背包
C.
純棉襪子
D.
塑料飯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塑料”的誕生是人類的一大福音,它不僅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而且還為國家節(jié)約了大量的鋼材!人類歷史上制成的第一種塑料的名稱及用其制取的產(chǎn)品依次是( 。
①賽璐珞;②聚乙烯;③聚氯乙烯;④酚醛樹脂;
⑤馬夾袋;⑥乒乓球和洋娃娃;⑦洗臉盆;⑧電器插頭和插座.
A.①⑥B.②⑦C.③⑤D.④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納米材料是指用一種稱為“納米”的新物質制成的材料
B.綠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學物質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過葉面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氣
D.光導纖維是以二氧化硅為主要原料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CO2制備裝置中,不能起到“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效果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4分)選擇合適的操作或儀器的序號填空:
①玻璃棒    ②試管      ③膠頭滴管 
④稱量      ⑤過濾      ⑥攪拌  
(1)溶解、過濾和蒸發(fā)都要使用的儀器是         ;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試劑的儀器          
(3)從析出晶體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鉀晶體的操作       ;
(4)配制100g 5%的氯化鈉溶液的步驟是計算、      、溶解、裝瓶貼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操作正確的是(  )
                                    
A.量筒讀數(shù)B.滴加液體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D.氣體驗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4分)在實驗室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用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的減少廢棄物
B.稀釋濃硫酸時,應沿燒杯壁向濃硫酸中緩緩加水,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C.取用液體藥品時,要把瓶塞反放在桌面上,標簽朝向手心,放回原處時標簽向外
D.做氫氣等可燃性氣體的燃燒實驗時,應先檢驗氣體的純度后再點燃氣體,以防爆炸
E.不能用手接觸實驗室里的藥品,不要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不能嘗藥品的味道
F.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試管夾短柄上,試管口不能對著自己,試管內(nèi)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