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Ⅰ.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學習了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后,對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有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提出實驗改進: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已知氮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操作為:
①從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    ③將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   ④從b端通入氮氣

實驗操作順序最合理的是③①④②①,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
Ⅱ.另一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對“二氧化硫能否與水反應生成酸”進行了實驗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閱資料】常溫下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氣體,易溶于水.
【假    設】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設計實驗】(1)小雨同學將二氧化硫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他認為,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2)小濤同學認為小雨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嚴密.小濤同學用紫色石蕊試液將白色濾紙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圖2圖示進行實驗,在(I)、(Ⅱ)、(Ⅲ)中分別觀察到變色和不變色的兩種現(xiàn)象.
小濤同學認為,若Ⅲ(填序號)中的紫色小花變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學對小濤同學的實驗方案提出了質(zhì)疑,他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了酸”,其理由是SO2也可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變紅(或SO2也可能具有酸性).三位同學討論后補充了一個實驗,使探究活動獲得了成功,你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是將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氣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或?qū)O2氣體通過盛有紫色小花的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簡述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
【結(jié)    論】通過上述實驗得出: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Ⅲ、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都離不開金屬.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在地殼中主要以礦物形式存在.
如圖3礦石的主要成分不屬于氧化物的是B(填序號),如將一定量的鐵加入到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硫酸亞鐵和硫酸鋅,濾渣中一定含有銅.

分析 Ⅰ、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紅.
Ⅱ、本題設計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視角新穎,這類題通常起點高,落點低,可用類比的方法尋找與該物質(zhì)性質(zhì)相似的課本中的物質(zhì).觀察圖示,大家很容易就回憶起二氧化碳曾做過類似的實驗,聯(lián)想驗證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實驗設計思路即可解答.
Ⅲ、根據(jù)因為的定義及金屬和鹽溶液反應的規(guī)律分析.

解答 解:Ⅰ、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進行檢驗,首先將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紙花放入瓶內(nèi),由a端通入二氧化碳,觀察紙花不變色,證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從b端通入氮氣,將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將水滴下,紙花不變色,說明水不能使石蕊變紅,從a端通入二氧化碳,紙花變紅,證明是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故其正確的順序為③①④②①,觀察選項;故答案為:③①④②①;H2O+CO2=H2CO3;
Ⅱ、【設計實驗】(1)根據(jù)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進行解答;
(2)小濤的設計思路是:I噴稀醋酸小花變紅可證明酸性溶液可使石蕊變紅,Ⅱ噴水小花不變色可證明水不能使石蕊變紅,Ⅲ小花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硫,若變紅即可證明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了酸;
【反思交流】依據(jù)課本上證明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生成酸的實驗設計,可以發(fā)現(xiàn)小濤的實驗存在漏洞:未證明二氧化硫本身能否使石蕊變紅;
為了證明二氧化硫能否使石蕊變紅,要排除水的干擾,所以設計為:將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氣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
故答案為:【設計實驗】(1)紅;(2)Ⅲ;
【交流反思】SO2也可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變紅(或SO2也可能具有酸性);
將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氣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或?qū)O2氣體通過盛有紫色小花的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
Ⅲ、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屬于氧化物,因此氧化鐵和氧化鋁屬于氧化物,堿式碳酸銅不是;
由于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鐵在銅的前面,在鋅的后面,所以向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鐵可以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不能和硫酸鋅發(fā)生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如果鐵粉過量,則濾渣中含有鐵粉和銅粉,如果鐵粉恰好完全反應,則濾渣中只有銅,所以濾渣中一定有銅;無論鐵粉是否過量,濾液中都一定有反應后生成的硫酸亞鐵和不和鐵發(fā)生反應的硫酸鋅;
故答案為:B; 硫酸亞鐵和硫酸鋅; 銅.

點評 本題較好再現(xiàn)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考查了同學們思維的嚴密性,要做好此類題,同學們要明了課本上一些重要實驗的設計思路和原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O2會導致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
B.O2可支持燃燒,可作燃料
C.為了節(jié)約用水,農(nóng)業(yè)上推廣滴灌技術(shù)
D.PM2.5指數(shù)越高,空氣質(zhì)量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化學學科需要借助化學專用語言來描述,下列化學用語與其含義相符的是( 。
A.兩個氧原子:O2B.一氧化碳分子:Co
C.三氧化硫:SO3D.碳酸根離子: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畫出下列微粒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1)氧原子(2)氧離子(3)氮原子
(4)硫原子(5)氯離子(6)鋁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fā)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掌握好有關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相關知識.
(1)3.0g某物質(zhì)完全燃燒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則對該物質(zhì)相關判斷正確的是C
A.該物質(zhì)只含碳、氫元素
B.該物質(zhì)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該物質(zhì)一定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2)下圖A、B、C三個實驗用于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B選填序號),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到空氣中,質(zhì)量未被稱量到.

(3)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密閉容器內(nèi)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所示.
物 質(zhì)MNPQ
反應前的質(zhì)量/g16241520
反應后的質(zhì)量/gxy010
則:①參加反應的P與Q的質(zhì)量比為3:2
②當y≤24時,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③根據(jù)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生成物的質(zhì)量變化特點,x的取值范圍B
A.0≤x≤16    B.0≤x≤65      C.0≤x≤40   D.16≤x≤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氧化鐵可用于制作優(yōu)質(zhì)顏料.氧化鐵中鐵元素化合價為( 。
A.0B.+2C.+3D.+2或+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A~E是初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常溫下,A與B、C與D的狀態(tài)相同;D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E是暗紫色的固體.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zhì)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zhì)間存在轉(zhuǎn)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1)寫出物質(zhì)E的化學式KMnO4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3)試從微觀解釋A與B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構(gòu)成過氧化氫和水的分子結(jié)構(gòu)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請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指出圖A中的錯誤操作:試管內(nèi)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frac{1}{3}$,手不能握住試管夾的短柄.
(2)在用圖B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時結(jié)果偏低(填偏“偏低”或“偏高”),其原因是生成物二氧化碳為氣體且溶解性不大.請?zhí)岢鲆环N改進措施:將木炭換成紅磷(二氧化碳溶于水,但溶解性不大).
(3)C圖是水通電分解的示意圖,試管a中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氫氣,與試管b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為2:1,通過該實驗可得出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4)D圖是過濾液體的示意圖,圖中有一處錯誤的請你指出來:漏斗末端的尖嘴沒有緊靠燒杯內(nèi)壁,玻璃棒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寫出符號或意義(符號書寫要規(guī)范):
(1)2個硫酸根離子2SO42-;       
(2)2個鎂原子2Mg;
(3)3個氮分子3N2;
(4)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Ca.
(5)3Fe2+3個亞鐵離子;  
(6)${H}_{2}\stackrel{+6}{S}{O}_{4}$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