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7.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密切相關.
(1)保護水資源、珍愛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D(填序號).
A.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2)在水蒸發(fā)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填序號).
A.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
B.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質
C.水分子不斷運動
D.水分子之間間隔不變
(3)如圖是簡易凈水裝置,該凈水裝置能否將河水變成純水不能(填“能”或“不能”).
(4)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和異味.

分析 (1)根據(jù)水的污染源分析;
(2)根據(jù)分子在物理變化中的變化分析;
(3)根據(jù)水的組成分析回答;
(4)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回答.

解答 解:(1)A、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會造成水的污染,不有利于保護水資源;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會造成水的污染,不有利于保護水資源;
C、使用含磷洗衣粉,會造成水的污染,不有利于保護水資源;
D、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不會造成水的污染,有利于保護水資源;
(2)水蒸發(fā)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沒有變,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所以:
A、水分子沒有發(fā)生變化.故錯誤;
B、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學性質.故錯誤;
C、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故正確;
D.水分子之間間隔發(fā)生變化,故錯誤;
(3)該凈水裝置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物質,不是純水.
(4)活性炭有吸附性,其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有異味的物質.
故答案為:( 1)D;   (2)C;   (3)不能;  (4)吸附色素和異味.

點評 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密切相關.應認真歸納、總結水的知識,加強學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藥品說明書上標明:本品含碘15mg,鎂65mg,銅2mg,鋅1.5mg,這里各成分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向100g稀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鎂粉,待固體完全溶液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圖象分析,當加入NaOH溶液至A點時,燒杯內(nèi)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硫酸鎂、硫酸鈉;
(2)加入鎂粉的質量為多少克?
(3)求加入80g NaOH溶液時,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下列物質中:(1)液氮;(2)氧氣;(3)氖氣,能用于氣焊和煉鋼的是(2)(用序號填空,下同)能用于冷凍劑的是(1)能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的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性質屬于金屬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點很高B.有良好的導電性、傳熱性
C.是銀白色的固體D.易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2.煤的氣化是一種重要的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其過程如圖Ⅰ所示.合成氣中的物質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物質C和D,其微觀過程如圖Ⅱ所示.

(1)氣化爐中主要發(fā)生了化學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A、B、C、D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AD (填字母序號).寫出圖Ⅱ有關的化學方程式CO+3H2_CH4+H2O
(3)物質C不僅是一種清潔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寫出物質C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_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青州市九年級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實驗①為檢查裝置氣密性 B. 實驗②為證明酸與堿能發(fā)生反應

C. 實驗③為驗證不同物質的著火點不同 D. 實驗④為收集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實驗后,廢液缸中盛有大量的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不考慮其他雜質),小吳做了如下實驗,取廢液缸中上層清液于燒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過量,記錄滴入Na2CO3溶液質量(x)與有關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反應進行到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CaCl2
B.C點溶液的pH=7
C.AB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D.圖中縱坐標(y)表示生成CO2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根據(jù)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要求,舟山市提出“水安全、水生態(tài)、水景觀、水文化、水經(jīng)濟”五位一體的治水模式,目前針對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治理存在多元技術:

(1)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結合微生物的降解.水生植物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選填“自養(yǎng)”或“異養(yǎng)”).
(2)微電解技術處理工藝.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Fe3+.加堿凋pH值后生成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能大量絮凝水體中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某次在加堿凋節(jié)pH時.總計加入84千克的氫氧化鉀.若其全部轉化為氫氧化鐵.所得的膠體絮凝劑中含氫氧化鐵質量為74.9千克?
(3)PKA人工濕地.用于(生活)污水體處理的PKA人工濕地采用介質復合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我區(qū)的某些學校已經(jīng)采用了這種技術對校園內(nèi)的污水進行深度處理.硝化細菌是該技術中的重要菌種,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層中,在氮循環(huán)水質凈化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包括亞硝酸菌和硝酸菌.氨(NH3)在亞硝酸菌中被氧氣氧化成亞硝酸(HNO2)和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式:2NH3+3O2_2HNO2+2H2O,硝酸菌則能進一步將亞硝酸氧化成硝酸.
(4)若工業(yè)污水的酸性過強將嚴重影響生物凈化,需用堿溶液進行處理.某實驗小組取一工廠排放的100克污水于燒杯中,向其慢慢滴入質量分數(shù)10%氫氧化鈉溶液(假設污水中的酸性物質只有鹽酸,且其他物質不與氫氧化鈉反應),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溫度隨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酸堿反應為放熱反應)分析計算這100克污水中的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