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紅色的短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一直浮在水面上。據(jù)此請總結出常溫下蠟燭的兩條物理性質:      ▲    

(2)點燃蠟燭(圖一),能觀察到發(fā)生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      ▲     。(寫出一條)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3)取一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圖二)約一秒后取出,觀察到木條表面出現(xiàn)環(huán)形焦斑。據(jù)此推測,蠟燭火焰中    ▲    溫度最高。

(4)將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燒的木條靠近導管另一端(圖三),發(fā)現(xiàn)導出的氣體可以點燃。請你推測導管里氣體可能會是      ▲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圖四),觀察燒杯壁上有     ▲    出現(xiàn)。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到      ▲     。

據(jù)此小明得出蠟燭是由碳、氫元素組成的。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     。

(6)為了測定蠟燭中碳、氫兩 種元素的質量比,小華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蠟燭

裝置Ⅱ

裝置Ⅲ

反應前的質量/g

15.8

182.3

212.2

反應后的質量/g

14.4

184.1

216.6

實驗步驟如下:

先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吸收水)、裝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按圖示連接好儀器,點燃蠟燭,同時從a導管口抽氣。

一段時間后熄滅蠟燭,再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裝置Ⅲ的質量。

實驗數(shù)據(jù)如上表。請回答:

①該實驗中測得水的質量為      ▲     g。

②由該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蠟燭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     。

③理論上,裝置Ⅱ和裝置Ⅲ增加的總質量大于蠟燭失去的質量,其原因是    ▲   

④該實驗能否準確測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說明理由。

      ▲     。


(1)紅色 固體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合理答案均可,錯寫或少于兩個不得分)

  (2)發(fā)光、發(fā)熱、燃燒等合理答案,答熔化不給分

(3)外焰

(4)石蠟蒸汽(答一氧化碳、甲烷等合理猜想均可,答二氧化碳等不合理答案不得分)

(5)水珠  石灰水變渾濁  不正確

(6)①1.8g   ②6:1 

③與消耗的蠟燭比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增加了參加反應的氧氣所含氧元素質量

④不能,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裝置Ⅱ、裝置Ⅲ吸收

(共1分,只判斷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給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你認為下列選項不屬于化學這門自然科學研究范疇的是(    )

A.物質的運動形式         B.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和性質  

C.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D.物質的用途和制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陽離子、陰離子等微粒填寫下空格:

①構成物質最多的微粒是  ;

②帶正電的微粒是  、    ;

③不顯電性的微粒是  、    ;

④帶負電的微粒是    ;

⑤原子核由     構成;       

⑥質量最小的微粒是  ;

⑦二氧化碳是由  構成的;         

⑧鐵是由  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光照或點燃條件下,氫氣和氯氣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氫,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化學反應在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都不發(fā)生變化

B.此反應過程中只有物質變化,沒有能量變化

C.在任何條件下,H2和Cl2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H2+Cl2      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可以和許多物質發(fā)生反應。下圖甲、乙、丙分別是木炭、硫粉和細鐵絲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的反應。

 

甲                          乙                        丙

 
 


(1)分別寫出木炭、硫粉和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甲:       ▲       ;乙:       ▲       ;丙:       ▲       ;

(2)上述集氣瓶中發(fā)生的三個反應的相同點是     ▲     (多選,填序號)。

A.都是化合反應   B.都是氧化反應         C.生成物都是固體

D.都需要點燃     E.都是非金屬與氧氣反應 F.都伴隨有發(fā)光、放熱的現(xiàn)象

(3)做實驗甲和乙時,木炭、硫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做丙實驗時,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而在空氣中只是發(fā)紅并未燃燒。

據(jù)此說明可燃物能否燃燒或燃燒的劇烈程度與    ▲   有關。

硫粉

 
(4)小華將裝置乙改裝為如圖所示裝置直接用于測定空氣中

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你認為他的實驗能否成功,并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集氣瓶里盛有空氣,欲除去其中的氧氣而得到較純凈的氮氣時,最好采用的物質是(  )

 

A.

蠟燭

B.

木炭

C.

紅磷

D.

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兩者( �。�

 

A.

質子數(shù)不同

B.

中子數(shù)不同

 

C.

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D.

電子層數(sh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要善于從化學的視角認識世界.對下列事實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微粒在不斷運動

B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C

熱脹冷縮

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D

N2的化學性質不活潑,O2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光照或點燃條件下,氫氣和氯氣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氫,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有化學反應在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都不發(fā)生變化

 

B.

此反應過程中只有物質變化,沒有能量變化

 

C.

在任何條件下,H2和Cl2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H2+Cl2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