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C.溶液中分散的粒子只有離子
D.溶質在溶解過程中,有的放出熱量,有的吸收熱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右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其中A是標有以cm為單位的刻度,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圓狀缺口的圓筒狀玻璃容器(帶橡皮塞B),C為能自由移動的活塞。他們操作過程如下: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將兩個可自由移動的活塞C分別調整到左右兩邊刻度的10cm處;
c將過量的銅粉平鋪在惰性電熱板上,塞上橡皮塞B;銅和氧氣能夠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
d通電加熱銅粉,待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原來的狀況。記錄兩活塞C之間的距離為h;
e根據(jù)數(shù)據(jù)h列出公式,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注:A容器內的固態(tài)物質、惰性電熱板、活塞部分所占體積忽略不計,活塞與玻璃容器之間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計)
⑴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分別移動兩活塞C到左右兩邊刻度為10cm處,塞緊橡皮塞B,雙手將兩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間的距離縮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動,直到兩活塞C的距離為
cm時停止移動,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⑵b—d的實驗步驟中兩活塞之間的距離h具體變化情況是 。
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含字母h)為 。
⑷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電熱板沒有冷卻到原來溫度,則e操作中計算出的實驗結果比理論值偏
(“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周末,感到有點餓的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fā)現(xiàn)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操作或現(xiàn)象能說明糖水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時進行了充分攪拌
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
C.涼的糖水底部有未溶解的白糖
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同學們做溶液形成的實驗記錄。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溶質 | 碘 | 高錳酸鉀 | |||
溶劑 | 水 | 汽油 | 酒精 | 水 | 汽油 |
溶解性 | 不溶 | 易溶 | 可溶 | 易溶 | 不溶 |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
溶劑
D.溶液都是均一、穩(wěn)定、無色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試劑可能是濃鹽酸,有同學提出打開瓶塞觀察。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
A.猜想假設 B.收集證據(jù)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發(fā)現(xiàn),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chǎn)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02、CuO外,F(xiàn)e203也可以作KCl03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并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 實驗藥品 | 分解溫度(℃) |
① | KCl03 | 580 |
② | KCl03、Mn02(質量比1:1) | 350 |
③ | KCl03、CuO(質量比l:1) | 370 |
④ | KCl03、Fe203(質量比1:1) | 390 |
【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1)由實驗____________與實驗④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2)實驗所用的三種金屬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證明Fe203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要驗證它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__________不變;
(2)同種催化劑,顆粒大小可能影響催化效果,請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