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C.溶液中分散的粒子只有離子

D.溶質在溶解過程中,有的放出熱量,有的吸收熱量


【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溶液的相關知識。對于溶解度很小的物質,其稀溶液也可能是飽和溶液,A說法錯誤;不能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但該溶液還可能溶解其他的溶質,B說法錯誤;溶液中也有分子,C說法錯誤;物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有的放熱,比如氫氧化鈉,有的吸熱,比如硝酸銨,D說法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能證明水分子的結構發(fā)生改變的是(  )

A.水的凈化       B.水的汽化

C.水的分解                  D.水的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右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其中A是標有以cm為單位的刻度,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圓狀缺口的圓筒狀玻璃容器(帶橡皮塞B),C為能自由移動的活塞。他們操作過程如下: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將兩個可自由移動的活塞C分別調整到左右兩邊刻度的10cm處;

c將過量的銅粉平鋪在惰性電熱板上,塞上橡皮塞B;銅和氧氣能夠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

d通電加熱銅粉,待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原來的狀況。記錄兩活塞C之間的距離為h;

e根據(jù)數(shù)據(jù)h列出公式,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注:A容器內的固態(tài)物質、惰性電熱板、活塞部分所占體積忽略不計,活塞與玻璃容器之間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計)

⑴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分別移動兩活塞C到左右兩邊刻度為10cm處,塞緊橡皮塞B,雙手將兩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間的距離縮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動,直到兩活塞C的距離為

           cm時停止移動,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⑵b—d的實驗步驟中兩活塞之間的距離h具體變化情況是                             

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含字母h)為                  。

⑷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電熱板沒有冷卻到原來溫度,則e操作中計算出的實驗結果比理論值偏

           (“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組裝一套比較復雜的裝置,組裝的順序一般是(   )

A.從下到上,從左到右                 B.從下到上,從右到左

C.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D.從上到下,從右到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周末,感到有點餓的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fā)現(xiàn)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操作或現(xiàn)象能說明糖水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時進行了充分攪拌

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

C.涼的糖水底部有未溶解的白糖

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同學們做溶液形成的實驗記錄。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溶質

高錳酸鉀

溶劑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劑

D.溶液都是均一、穩(wěn)定、無色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試劑可能是濃鹽酸,有同學提出打開瓶塞觀察。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

A.猜想假設              B.收集證據(jù)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滴加液體       B檢查氣密性      C點燃酒精燈      D加熱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發(fā)現(xiàn),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chǎn)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02、CuO外,F(xiàn)e203也可以作KCl03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并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實驗藥品

分解溫度(℃)

  ①

    KCl03

    580

  ②

  KCl03、Mn02(質量比1:1)

    350

  ③

  KCl03、CuO(質量比l:1)

    370

  ④

  KCl03、Fe203(質量比1:1)

    390

【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1)由實驗____________與實驗④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2)實驗所用的三種金屬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證明Fe203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要驗證它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__________不變;

    (2)同種催化劑,顆粒大小可能影響催化效果,請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