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溝油”是人們在生活中對各種劣質油的統(tǒng)稱。它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活性炭除臭味、異味,此時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關于“地溝油”的說法有: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
①含有大量細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和毒素─黃曲霉素等,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fā)癌癥。
②辨別某瓶裝油是否為“地溝油”的簡易方法是看油是否透明;聞油是否有異味;查生產(chǎn)廠家;取油燃燒,聽是否發(fā)出噼啪響聲等。
③將地溝油和潲水油回收用來炒菜,以達到變廢為寶、節(jié)約資源的目的。
④城市的“地溝油”經(jīng)加工處理后可作為食物油。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歸納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機理正確的是
A.分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含一種元素的物質都是單質
C.活性炭有吸附作用,所以可以吸附黃泥水中的泥沙
D.點燃不純的可燃性氣體有可能引發(fā)爆炸,所以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先檢驗氣體純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邏輯合理的是 ( )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所以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C.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所以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D.單質中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只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質量/g | 8 | 2 | 40 | 5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24 | 8 | 23 |
①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②Y、Q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為11:9
③參加反應的X、Z的質量比為1:4
④反應后X的質量為0
⑤Z是反應物,X、Y、Q均為生成物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列儀器的序號填空:
①量筒 ②試管 ③酒精燈 ④燒杯 ⑤水槽 ⑥膠頭滴管 ⑦集氣瓶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時,常用_______;
(2)給物質加熱時,常用_______ 。
(3)量取一定量體積的液體時,常用_______ 。
(4)能直接加熱的儀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1)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金屬材料多數(shù)是合金,當金屬制成合金后,性能會發(fā)生改變。如黃銅制的鑰匙能在純銅板上劃出痕跡,說明合金的硬度一般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組成它的純金屬。
(2)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潔精的水洗掉,說明洗潔精具有______作用。
(3)鋁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其年產(chǎn)量已躍居第二位。
(4)鋁可制成導線,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5)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鋁壺卻很少被腐蝕,請說明其中的化學原理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單質中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一定是單質
C.金屬都能導電,所以能導電的一定是金屬
D.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變了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歸納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歸納推理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有機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則含碳的化合物就一定是有機物
C.鎂、鋅、鐵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則它們也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
D.CO2、SO2均可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則CO也一定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無色的是( )
A.K2SO4Ba(OH)2KCl
B.MgSO4NaNO3KCl
C.Na2CO3KNO3NH4Cl
D.Cu(NO3)2NaCl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