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4個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B

C

D

向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一定溫下,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入稀H2SO4

向一定量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向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放出熱量,溶液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浑S后隨著溫度的下降,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又變大,恢復到常溫保持不變,故坐標正確;

B、根據(jù)飽和溶液的定義可以知道溫度不變,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至飽和后,溶液質(zhì)量不再改變,但是由于是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所以溶液的質(zhì)量不會是0,故坐標錯誤;

C、隨著硫酸的滴加,氫氧化鈉逐漸減少,溶液的pH會減小直至中性至硫酸過量,因此溶液的pH由大于7到等于7到小于7的變化,故坐標錯誤;

D、鐵和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

56 64

可以判斷消耗的鐵的質(zhì)量要小于生成的銅的質(zhì)量,所以可以判斷金屬的質(zhì)量是增加的,故坐標錯誤;故選項為: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 錯誤的是( )

A.氫氣、石油都是儲量豐富的清潔能源

B.濫用化肥、農(nóng)藥會造成水體污染

C.油脂、糖類都是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D.用灼燒法可區(qū)分羊毛和合成纖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小組同學在加熱二氧化錳樣品時,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chǎn)生(如圖一所示),于是他們對這個異,F(xiàn)象進行了探究.

(1)對氣體成分的探究:加熱二氧化錳樣品,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試管口,木條熄滅.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發(fā)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產(chǎn)生的氣體是

(2)對氣體來源的探究:

甲同學認為:該氣體來自于試管中的空氣,請你設計實驗證明該假設不成立

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結論

加熱空的試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

假設 (填“不成立”或“成立”).

乙同學認為:二氧化錳樣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發(fā)生反應生成了該氣體.他設計了如圖二所示的實驗進行研究,其中B裝置的作用是檢驗A中反應是否完全,B中的試劑是 ,實驗中觀察到D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他又用氮氣代替空氣(氮氣不參與該實驗中的任何反應),重復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D處澄清的石灰水也變渾濁.

通過乙同學的實驗證明,二氧化錳中混有炭粉,炭粉與 反應產(chǎn)生了這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探究中,小涵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在燃燒匙內(nèi)盛過量紅磷,點燃后立即插入集氣瓶內(nèi),塞緊橡皮塞,待紅磷火焰熄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水注入集氣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2)小涵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定的結果是:空氣中氧氣含量與正常值有較明顯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兩種):

;②

(3)該實驗還能證實剩余氣體的性質(zhì)(寫出兩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圖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甲、丙、丁都是氧化物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改變

D.發(fā)生反應的甲和乙的質(zhì)量比為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A、B、C、D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zhì)

A

B

C

D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6.4

3.2

4.0

2.8

反應后的質(zhì)量/g

5.2

待測

7.2

2.0

反應后待測的B的質(zhì)量是 克,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G為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B、E、G屬于單質(zhì),反應②是工業(yè)用磁鐵礦煉鐵的主要反應.

(1)物質(zhì)A為黑色固體,其化學式是 ;反應④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

(2)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反應③中生成紅色固體E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NaHCO3在270℃時完全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熱不分解.現(xiàn)有某工廠生產(chǎn)出的一批NaHCO3產(chǎn)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測定該產(chǎn)品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設計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樣品測定生成CO2的質(zhì)量.

(1)本實驗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C中盛放的物質(zhì)是

(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為稀鹽酸,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 (填“能”或“不能”)準確測定樣品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方案二:樣品 測定剩余固體質(zhì)量.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①一只潔凈的坩堝,稱得質(zhì)量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樣品,稱得總質(zhì)量為41.2克;

②加熱盛有樣品的坩堝;

③將坩堝充分冷卻,稱量坩堝和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

④多次重復步驟②和③至恒重,稱得坩堝和剩余固體的總質(zhì)量為35.0克.

(3)實驗時需要重復“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4)根據(jù)題意,計算樣品中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已知2NaHCO3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有三種不同的實驗裝置,集氣瓶中均充滿空氣,燃燒匙內(nèi)所盛有的物質(zhì) (裝置一中物質(zhì)為紅磷:裝置二中物質(zhì)為木炭;裝置三中分別裝有紅磷和木炭)均為過量,大燒杯內(nèi)盛有水.當充分燃燒后,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

打開止水夾,請依次描述打開止水夾后三種裝置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及其原因:

(1)裝置一中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 ,原因是 ;

(2)裝置二中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