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石河子三模)19世紀末,科學家瑞利通過如下兩種實驗方法制得氮氣,并測定其密度,從而導致了科學上的某項重大發(fā)現(xiàn).請你參與他的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填寫如下空格:
【實驗一】利用空氣分離出氮氣:
實驗步驟 解釋或結(jié)論
(1)將清新潔凈的空氣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通過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空氣中的
CO2
CO2
;通過濃硫酸的目的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
水蒸汽(或水)
水蒸汽(或水)
(2)將氣體通過能與氧氣反應的物質(zhì),但不能有新的氣體生成(可以加熱). 請寫出能用于除去氧氣的物質(zhì)名稱(寫1種即可):
(3)收集氣體,并測定該氣體的密度 密度為:1.2572克/升
【實驗二】用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NH4Cl)混合加熱可制取氮氣,同時還生成了氯化鈉和一種最常見的溶劑.測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氣密度為1.2508克/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NO2+NH4Cl
  △  
.
 
NaCl+N2+2H2O
NaNO2+NH4Cl
  △  
.
 
NaCl+N2+2H2O

討論:瑞利教授經(jīng)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兩種方法測得的氮氣密度均有微小的差異,請你分析出現(xiàn)這個微小差異的兩種可能原因:①
實驗儀器不精確產(chǎn)生的測定誤差
實驗儀器不精確產(chǎn)生的測定誤差
;②
化學方法制取的氣體中可能含有比氮氣輕的氣體
化學方法制取的氣體中可能含有比氮氣輕的氣體
分析:【實驗一】利用空氣分離出氮氣:根據(jù)空氣中成分以及各種氣體的密度進行解答.
【實驗二】用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NH4Cl)混合加熱可制取氮氣,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分析誤差原因.
解答:解:【實驗一】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氣和氧氣,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但還有其它氣體如稀有氣體.則:
實驗步驟 解釋或結(jié)論
(1)將清新潔凈的空氣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通過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空氣中的 CO2;通過濃硫酸的目的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 水蒸汽(或水).
(2)將氣體通過能與氧氣反應的物質(zhì),但不能有新的氣體生成(可以加熱). 請寫出能用于除去氧氣的物質(zhì)名稱(寫1種即可):
銅.
(3)收集氣體,并測定該氣體的密度 密度為:1.2572克/升
【實驗二】用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NH4Cl)反應制取氮氣,制的氮氣比較純凈,同時還生成了氯化鈉和一種最常見的溶劑.測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氣密度為1.2508克/升.所以以上兩個實驗測出的氮氣密度不一樣;科學家瑞利僅僅是從小數(shù)點第三位數(shù)的差別,所以我們應學習科學家嚴謹?shù)膽B(tài)度.
出現(xiàn)這個微小差異的兩種可能原因:①實驗儀器不精確產(chǎn)生的測定誤差;②化學方法制取的氣體中可能含有比氮氣輕的氣體.
故答案為:實驗一:(1)CO2;水蒸汽(或水);(2)銅(或鐵或紅磷等,合理即給分)
實驗二:NaNO2+NH4Cl
  △  
.
 
NaCl+N2+2H2O
①實驗儀器不精確產(chǎn)生的測定誤差;②化學方法制取的氣體中可能含有比氮氣輕的氣體
(或從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中含有比氮氣重的氣體;合理即給分)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重點聯(lián)系空氣的成分以及和氮氣的密度測定實驗進行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石河子三模)可用實驗來驗證Mg、Cu、Fe三種金屬之活動性順序的物質(zhì)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石河子三模)露天燒烤不僅產(chǎn)生大量有害氣體污染環(huán)境,而且燒焦的肉類中還含有強烈的致癌物質(zhì):3,4-苯并芘,其化學式為C20H12,該物質(zhì)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20:1
20:1
,該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里共含有
32
32
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石河子三模)“礦泉水”、“冰紅茶”、“酸梅汁”均屬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石河子三模)下列變化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石河子三模)下面幾種消防安全標志中,屬“爆炸性物質(zhì)、當心爆炸”的標志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