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由Na2CO3、Na2SO4、H2SO4、Cu(NO32、KNO3、NaCl溶液中的兩種組成,某同學對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試根據(jù)各步實驗及其現(xiàn)象進行分步推斷,再綜合推斷該溶液的可能組成.注:推斷結(jié)論中溶液的組成成分均用分子式表示.
實驗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對溶液組成分步推斷的結(jié)論
(1)取溶液少許,觀察 溶液無色、澄清 ______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pH=2 ______ 
(3)向溶液中滴入過量的Ba(NO32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 ______ 
(4)過濾,向濾液中滴加AgNO3
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 ______ 
溶液的可能組成 ______
①因為硝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溶液無色澄清說明不含Cu(NO32.結(jié)論:一定沒有Cu(NO32
②因為硫酸顯酸性,溶液的PH=2說明溶液中含H2SO4,碳酸鈉能和硫酸反應,既然溶液中含有硫酸就說明溶液中不含Na2CO3.結(jié)論:一定有H2SO4,一定沒有Na2CO3
③硫酸和硫酸鈉都能和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說明溶液中可能含Na2SO4.結(jié)論:可能含有Na2SO4
④因為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能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既然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溶液中不含NaCl.結(jié)論:溶液中不含NaCl.
⑤溶液的可能組成為:H2SO4、Na2SO4或H2SO4、KNO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7、某溶液由Na2CO3、Na2SO4、H2SO4、Cu(NO32、KNO3、NaCL溶液中的兩種組成,某同學對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試根據(jù)各步實驗及其現(xiàn)象進行分步推斷,再綜合推斷該溶液的可能組成.注:推斷結(jié)論中溶液的組成成分均用分子式表示.
實驗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對溶液組成分步推斷的結(jié)論
(1)取溶液少許,觀察 溶液無色、澄清
一定沒有(“Na2CO3與H2SO4不能共存”有無均可)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pH=2
一定有H2SO4
 
(3)向溶液中滴入過量的Ba(NO32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
一定沒有Na2CO3
 
(4)過濾,向濾液中滴加AgNO3
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
一定沒有NaCl
 
溶液的可能組成
NaClNa2SO4和H2SO4,KNO3和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期中題 題型:實驗題

某溶液由Na2CO3、Na2SO4、H2SO4、Cu(NO32、KNO3、NaCl溶液中的兩種組成,某同學對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試根據(jù)各步實驗及其現(xiàn)象進行分步推斷,再綜合推斷該溶液的可能組成。注:推斷結(jié)論中溶液的組成成分均用分子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2年山西省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溶液由Na2CO3、Na2SO4、H2SO4、Cu(NO32、KNO3、NaCl溶液中的兩種組成,某同學對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試根據(jù)各步實驗及其現(xiàn)象進行分步推斷,再綜合推斷該溶液的可能組成.注:推斷結(jié)論中溶液的組成成分均用分子式表示.
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對溶液組成分步推斷的結(jié)論
(1)取溶液少許,觀察溶液無色、澄清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pH=2     
(3)向溶液中滴入過量的Ba(NO32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     
(4)過濾,向濾液中滴加AgNO3
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     
溶液的可能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2?山西)某溶液由Na2CO3、Na2SO4、H2SO4、Cu(NO32、KNO3、NaCl溶液中的兩種組成,某同學對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試根據(jù)各步實驗及其現(xiàn)象進行分步推斷,再綜合推斷該溶液的可能組成.注:推斷結(jié)論中溶液的組成成分均用分子式表示.
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對溶液組成分步推斷的結(jié)論
(1)取溶液少許,觀察溶液無色、澄清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pH=2 
(3)向溶液中滴入過量的Ba(NO32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 
(4)過濾,向濾液中滴加AgNO3
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 
溶液的可能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