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還原CuO,從A處通入CO,B處是CuO,C處是澄清石灰水,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加熱一段時間后,在B處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變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CuO$\frac{\underline{\;\;△\;\;}}{\;}$Cu+CO2,在C處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變渾濁
(2)你認為此實驗裝置還存在什么問題:沒有進行尾氣處理可以怎么改進:在D處點燃.

分析 根據(jù)已有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一氧化碳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有毒,需要進行尾氣處理,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1)一氧化碳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和二氧化碳,加熱一段時間后,在B處可觀察到黑色粉末變紅,在C處可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填:黑色粉末變紅,CO+CuO$\frac{\underline{\;\;△\;\;}}{\;}$Cu+CO2,變渾濁;
(2)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氣體,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而該裝置沒有進行尾氣處理,故填:沒有進行尾氣處理,在D處點燃.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物質的性質以及有關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實驗時如果沒有說明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體取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用剩的藥品要放入指定容器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為了制得純凈的CO2,某同學設計了一套制取和凈化(除去少量水蒸汽和一氧化碳雜質)一氧化碳的裝置如圖所示.

(1)對圖中裝置和藥品有不適當和錯誤的地方在原處加以改正.
(2)寫出改正后的A、C兩個容器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CaCO3+2HCl═CaCl2+H2O+CO2↑,CCuO+CO$\frac{\underline{\;\;△\;\;}}{\;}$Cu+CO2
(3)B容器中濃硫酸的作用吸收水(提示:首先要考慮所選的藥品能否達到制取某物質的目的;其次考慮發(fā)生反應的儀和連接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考慮產物的收集方式是否合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6g,加熱至混合物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16.4g.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量.
(2)二氧化錳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①如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集氣瓶.
②實驗室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應選擇下列實驗裝置中的BC(填字母序號),不選擇另外兩種氣體收集裝置的原因是CO2密度大于空氣,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D裝置);同時又能溶于水,所以也不能用排水法收集(E裝置).組裝好實驗裝置后,應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向裝置中裝入藥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化學與我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月餅等食品包裝中的除氧劑是一種黑色粉末狀的固體,失效后帶有紅褐色.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其主要成份,將一包未變質的除氧劑分成兩份:一份加入稀鹽酸中,發(fā)現(xiàn)大量氣泡產生,另一份加入到氯化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變淺綠色,固體逐漸變紅.請回答:
①該除氧劑的主要成份是鐵;
②為了驗證上述推斷是否正確,可以用到一種物理方法,即用磁鐵吸引
③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
A.凡是能與氧氣反應的固體物質均可作為食品的除氧劑
B.該除氧劑不可用于牛奶果汁等飲料的保鮮
C.米飯、蛋糕等食品的腐爛變質屬于化學變化
D.蛋糕、面包等食品包裝所用的塑料應無毒
試寫出上述探究實驗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已知:H2、C、CO都能與氧化銅發(fā)生反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反應時都必須加熱B.反應中黑色物質都轉化為紅色
C.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都是置換反應D.H2、C、CO在反應中都發(fā)生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用化學符號表示下列意義:
(1)2個氫原子2H;  (2)3個鈣離子3Ca2+;
(3)4個雙氧水分子4H2O2;  (4)4個硫酸根離子4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現(xiàn)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各一瓶,設計適當?shù)膶嶒灧椒▉韰^(qū)分三種氣體,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