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選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氣體.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b儀器的名稱:a______,b______.
(2)用A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收集氧氣可以選擇裝置______(填字母序號).
(3)實驗室也可用過氧化氫溶液與少量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其中二氧化錳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則發(fā)生裝置應選______;若裝置B中反應劇烈,從實驗安全角度考慮,應該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①降低液體反應物的濃度、跍p慢液體的滴加速度 、峒訜岱磻
(4)我們要回收二氧化錳并證明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請你幫助完成下列實驗:
①實驗前應______質量;
②充分反應后,經(jīng)過濾、洗滌、烘干回收二氧化錳;
③再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的目的是______,
④最后請你設計實驗證明二氧化錳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的方法(步驟、現(xiàn)象、結論)______.

解:(1)圖中a、b儀器分別是試管和集氣瓶;
(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表達式是: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本實驗可用排水法收集;
(3)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表達式是:過氧化氫水+氧氣,二氧化錳在此反應中起催化作用,該反應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fā)生裝置B;降低反應物的濃度,或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可控制反應速率,使反應平穩(wěn)進行,加熱反應物會使反應速度加快;
(4)要證明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的質量是否改變,則須稱量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并進行對比;證明其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沒有改變,可再取雙氧水加入二氧化錳實驗是否能生成氧氣;
故答案為:
(1)試管 集氣瓶
(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C;
(3)過氧化氫水+氧氣;催化; B; ①②;
(4)①準確稱量二氧化錳;
③對比二氧化錳反應前后質量是否改變;
④取少量回收后的二氧化錳放到試管中再倒入雙氧水,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若木條復燃,證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沒有變化.
分析:(1)依據(jù)常用儀器回答;
(2)根據(jù)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書寫表達式,并據(jù)氧氣的性質選擇收集裝置;
(3)根據(jù)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原理書寫表達式,二氧化錳在此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并據(jù)反應特點選擇發(fā)生裝置;降低反應物的濃度,或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可控制反應速率;
(4)要證明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的質量是否改變,則須稱量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證明其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沒有改變,可再取雙氧水加入二氧化錳實驗是否能生成氧氣.
點評:本題考查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裝置選取、注意事項,及催化劑的性質特點和實驗驗證,根據(jù)相關知識分析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通過初中一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guī)律,以下是老師提供的一些實驗裝置,根據(jù)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B裝置中儀器的名稱:甲
 
,乙
 

(2)在B裝置導管處裝上橡膠管,并用止水夾夾上后,從甲向乙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靜止后如圖所示,則B裝置是否漏氣?
 
(填“漏氣”、“不漏氣”或“無法確定”);
(3)如果實驗室用A、E組合來制取并收集氧氣,A裝置的試管口應添加
 
;寫出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結束時應
 

(4)已知氨氣密度小于空氣,極易于水,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是空氣的污染物之一.
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查閱資料時得知氨氣也有還原性.運用類比的思想,既然氨氣具有還原性,能否象CO那樣還原CuO呢?于是他們設計實驗制取氨氣并探究上述問題.請你參與該小組的活動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氣
①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制取并收集氨氣應選用上圖中
 
組合(填序號).
(二)性質探究
該小組成員用注射器抽取實驗(一)中生成的未經(jīng)干燥的氨氣,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探究氨氣還原性并驗證其產(chǎn)物.(夾持裝置未畫出)
精英家教網(wǎng)
③有同學發(fā)現(xiàn)該裝置在設計上有一定的缺陷,為確保實驗結果果的準確性,他認為還應該在A、B之間增加一個干燥裝置.于是他選擇了下圖中的
 
(填“甲”或“乙”).(堿石灰是NaOH和CaO固體混合物)
精英家教網(wǎng)
④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物質,無水CuSO4變藍,同時生成一種無污染的氣體單質.請寫出NH3與Cu0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問題討論
⑤有同學認為:NH3與Cu0反應生成的紅色物質也可能是Cu20.已知氧化亞銅與稀硫酸反應時,能生成CuS04和Cu和水.寫出氧化亞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該紅色物質中是否含有Cu20.
 

⑥在解決了上述問題后,又有同學提出:Cu20與Cu0的熱穩(wěn)定性哪個更強?于是又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取9.8g Cu(OH)2固體,加熱到80℃C一100℃時,得到黑色固體粉末,繼續(xù)加熱到l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變成紅色粉末A.冷卻后稱量,A的質量為7.2g.據(jù)此可推得A的化學式為
 
.根據(jù)該實驗,同學們得出的結論為:
 
在高溫下更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請回答:
①量取8mL稀硫酸,應選用
 
(填字母)的量筒.A.5mL      B.10mL      C.100mL
②往試管里裝固體粉末,通常使用
 
(填字母).A.鑷子      B.玻璃棒     C.藥匙(或紙槽)
③加熱時應使用酒精燈的
 
部分A.外焰        B.內(nèi)焰        C.焰心
(2)請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②寫出一個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式
 

根據(jù)該反應原理,可選擇上圖中
 
 
(填寫裝置序號)組裝一套制取氧氣的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寫出標號為①的儀器名稱:
 
;
(2)實驗室制取CO2氣體,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應是
 
(填序號),若制取氧氣時選用與制取二氧化碳相同的發(fā)生裝置來制備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CO2還可以用加熱碳酸氫鈉(NaHCO3)固體分解來制。óa(chǎn)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此法來制取CO2,在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之間還應該加裝一個
 
裝置;
(4)F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現(xiàn)有如圖所示儀器和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B、G三種儀器的名稱:A
鐵架臺
鐵架臺
;B
試管
試管
;G
酒精燈
酒精燈

(2)實驗室若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儀器和裝置編號為
ABCF
ABCF
,導管應在集氣瓶的
部,是為了
更有利于排出空氣
更有利于排出空氣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二氧化錳在此反應中是
催化劑
催化劑
(填“反應物、生成物、催化劑”)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有如下操作步驟:①加熱,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氣體,⑤從水槽中取出導氣管,⑥熄滅酒精燈,⑦連接儀器.其中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A
A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該實驗中需在試管口放
一團棉花
一團棉花
,防止
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4)請寫出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5)實驗室用 無水醋酸鈉(固體)和 堿石灰(固體)混合加熱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制備并收集甲烷所需儀器和裝置的編號為
ABDEG
ABDEG
. 此時試管口應
略向下傾斜
略向下傾斜
,是為了防止
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
(6)若用如圖H收集甲烷氣體,氣體由
b
b
端(填“a”或“b”)導入.若使用排水法,水由
a
a
端(填“a”或“b”)排出.
(7)某同學用E裝置集滿一瓶氧氣后,實驗時發(fā)現(xiàn)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
沒有等到氣泡均勻連續(xù)的冒出就收集氣體
沒有等到氣泡均勻連續(xù)的冒出就收集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部分裝置.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實驗室中若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則可能的原因有
 
 (填一種即可).
(2)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氣,需要用到裝置F,裝的溶液是
 

(3)若制取的氧氣要用于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宜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選擇的依據(jù)是
 

(4)制取并收集一瓶C02,應選用的裝置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