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法是化學研究物質(zhì)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學性質(zhì)與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熱條件下也分解,僅生成三種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探究:
(1)小明首先根據(jù)草酸中含有_______元素,可推測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對分解生成的其他產(chǎn)物進行猜測、驗證:
(假設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實驗一: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據(jù)此判斷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設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實驗二:小明用上圖裝置進行實驗,從而證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請回答:A裝置中黑色固體粉末是____(填化學式),A裝置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討論交流:小芳認為,小明的“實驗二”不需要B裝置也能夠推斷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觀點:____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請說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小芳認為,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實驗二”裝置有一個缺陷,請你指出該缺陷:________,處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氫(或氫和氧)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uO 固體由黑色變?yōu)榧t色 支持 只要根據(jù)氧化銅由黑色變?yōu)榧t色,就可以判斷三種氧化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缺少尾氣處理裝置 將尾氣通到酒精燈火焰上(其他合理均可) 【解析】 (1)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根據(jù)草酸中含有氫、氧元素,可推測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水。(2)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觀察...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4.1“愛護水資源”練習題 題型:簡答題
5月12日,是我國汶川大地震記念日;叵氘斈辏卣鸢l(fā)生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為搜救埋在廢墟下的幸存者,調(diào)用了許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據(jù)人體發(fā)出的氣味發(fā)現(xiàn)幸存者。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發(fā)現(xiàn)幸存者的原因是________ 。
A.分子的質(zhì)量很小 | B.不同分子性質(zhì)不同 | C.分子不斷運動 | D.分子間有間隔 |
(2)地震中許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壞。新水源需檢測和處理后才能成為飲用水。我國規(guī)定水質(zhì)必須在感官性指標、化學指標、病理學指標等方面均達標方可成為生活飲用水。
①感官性指標中有一項要求為: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水應澄清透明。為達到此要求,凈化水時,可以通過加入絮凝劑凝聚、沉降,然后通過________ (填操作名稱)而實現(xiàn)。
②化學指標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兩項。
日常生活中如何區(qū)分硬水與軟水?請簡述實驗步驟與現(xiàn)象:________
③病理學指標中對細菌的含量有嚴格的限制。要殺滅細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漂白粉、氯氣等消毒劑,也可以通過________ 操作,既殺滅細菌,又能得到幾乎純凈的水。
B C;過濾;加入肥皂水攪拌,泡沫多的是軟水少的是硬水;蒸餾 【解析】 試題(1)用搜救犬能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幸存者,是因為帶有幸存者氣味的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最后運動到搜救犬的鼻腔中去了,而且由于不同的分子性質(zhì)不同,即人體發(fā)出的氣味分子會不同于其他分子,搜救犬才可以進行辨識,故選BC。 (2)①根據(jù)“感官性指標中有一項要求為: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水應澄清透明”,結(jié)合過濾能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湘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1.1化學使生活城美好 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學性質(zhì)的是________
A.小蘇打用于面食加工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用于做鉛筆芯 D.________ .
A;生石灰做干燥劑、碳酸氫鈉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等(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A、小蘇打用于面食加工,利用了小蘇打的化學性質(zhì),受熱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質(zhì);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質(zhì)升華時吸熱;C、石墨用于做鉛筆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質(zhì)質(zhì)軟,容易留下痕跡。故選A。D、利用化學性質(zhì)的例子很多,如生石灰做干燥劑、碳酸氫鈉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同步練習:4.1 愛護水資源 題型:填空題
地球上的水儲量是_____的,地球表面約_____被水覆蓋著,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是_____的,淡水只占全球水總儲量的_____.
豐富71%有限2.53% 【解析】 水在自然界的含量豐富,地球表面約有71%被水覆蓋,雖然海水儲量大,但含鹽量高,人們難以利用,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淡水只占全球總水量的2.5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同步練習:4.1 愛護水資源 題型:單選題
地球上的水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主要包括( )
A. 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
B. 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
C. 河流水、固體冰川、淡水湖泊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
D 【解析】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六單元達標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從氫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中,選擇合適的氣體用化學式填空:
(1)具有可燃性的氣體是_______;(2)有毒的氣體是________;
(3)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的氣體是________;(4)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________;
(5)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______;(6)能使灼熱的氧化銅還原成銅的氣體單質(zhì)是_____。
H2、COCOCO2O2CO2H2 【解析】 (1)氫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中,氧氣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 具有可燃性的是氫氣和一氧化碳, 其化學式為H2和CO;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其化學式為CO; (3)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其化學式為CO2; (4)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氧氣,其化學式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六單元達標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比較干冰、金剛石、大理石三種物質(zhì),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硬度最大的是金剛石 B. 組成上都含有碳元素
C. 屬于單質(zhì)的是干冰 D. 可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C 【解析】 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zhì),故硬度最大的是金剛石,正確;B、干冰化學式為CO2,金剛石化學式為C,大理石化學式為CaCO3,故組成上都含有碳元素,正確;C、由B選項可知,二氧化碳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錯誤;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正確。故本題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一、二、三單元的綜合測試階段過關檢測題(一)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一個裝置,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M中盛放硫酸,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可以制二氧化碳
B. 關閉活塞,在M中不斷加水,水面不斷下降,證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C. 該裝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D. 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可以選用該裝置
C 【解析】 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稀鹽酸和碳酸鈣,不能使用硫酸,因為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微溶的硫酸鈣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故A錯誤;B、關閉彈簧夾,在M中不斷加水,若裝置氣密性良好,水面不下降,且長頸漏斗會形成一段液柱,故B項錯誤;C、該裝置是固—液混合不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將塊狀固體放于多孔隔板上,液體從長頸漏斗加入,打開活塞,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關閉活塞時,產(chǎn)...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測試:2.1《空氣的成分》 題型:簡答題
某同學用下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步驟是:
①讓夾子夾緊橡皮管
②點燃燃燒匙里的紅磷
③將燃燒匙插入廣口瓶,并塞緊
④燃燒完畢后,打開夾子
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低于21%,問: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可能原因有: ①紅磷量不足,使瓶內(nèi)氧氣消耗盡。 ②裝置的氣密性不好,外界空氣進入廣口瓶。 ③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夾子,使進入瓶內(nèi)水的體積減少。 【解析】 根據(jù)實驗步驟可進行推測:(1)紅磷的用量可能不足,導致瓶內(nèi)氧氣沒有耗盡,故進入的水的量會減少(2)裝置的氣密性可能不好,導致外界空氣進入廣口瓶(3)燃燒完畢后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夾子,使進入瓶內(nèi)的水的體積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