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某同學按照課本做“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并用所得的精鹽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同學們做“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1)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某同學所得精鹽比其他同學明顯要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號)。

A.粗鹽倒入水中立即過濾 B.蒸發(fā)時有固體濺出 C.提純后所得精鹽尚未完全干燥

實驗二:用正確方法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40%的氯化鈉溶液。

在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其他操作都正確,則他的錯誤操作會導致配制的溶液質量分數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某同學想將配制的200g4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20%的氯化鈉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3)提純后得到的“精鹽”中除了NaCl還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雜質CaCl2 、MgCl2 ,小青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來除去可溶性雜質

步驟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驟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步驟③中加稀鹽酸是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CaCl2 MgCl2 NaOH ④Na2CO3

(4)蒸發(fā)結晶前加入“過量的稀鹽酸”不能使氯化鈉不純,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攪拌加快溶解速率 AB 偏小 200 MgCl2+2NaOH=Mg(OH)2 +2NaCl CaCO3 濃鹽酸有揮發(fā)性

【解析】實驗一(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速粗鹽的溶解;(2) 粗鹽倒入水中立即過濾,有沒溶解的氯化鈉被過濾掉了,所以所得精鹽少了;蒸發(fā)時有一些液體、固體濺出,會導致氯化鈉減少,所得精鹽比其他同學明顯要少;提純后所得精鹽尚未完全干燥,只能導致質量增多,故選:AB;實驗二: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使量取的水偏多,從而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某同學想將配制的200g4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20%的氯化鈉溶液需加水x g,則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200g×40%=(200+ x)×20%,解得x=200g;(3)①步驟①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 +2NaCl;②步驟②是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故白色沉淀是CaCO3;步驟③中加稀鹽酸是為了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鈉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2NaCl+2H2O+ CO2↑;(4)蒸發(fā)結晶前加入過量的稀鹽酸不能使氯化鈉不純,原因是濃鹽酸有揮發(fā)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一定質量的石灰石(所含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酸反應,高溫也不分解),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后,將所得固體與2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得到10 g濾渣和一定質量的中性溶液,則原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A. 80.0% B. 83.8% C. 74.4% D. 9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生石灰是一種傳統(tǒng)的建筑材料,俗稱“石灰”。 安徽鳳陽大量石灰廠在石灰窯中 煅燒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應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瘜W興趣小組的 同學對某石灰廠剛出窯的“石灰”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剛出窯的“石灰”有哪些成分?

(猜想) I.只有氧化鈣 Ⅱ.只有碳酸鈣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堿和碳酸鹽同時存在時,酸堿中和反應優(yōu)先于酸與碳酸鹽的反應。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取一定量的“石灰”樣品于試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有白色不溶物。 甲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為碳酸鈣,即猜想 II 成立。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 猜想 II 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取一定量的“石灰”樣品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觸摸試管外壁,感覺發(fā)熱; 繼續(xù)向試管中加入幾滴稀鹽酸,沒有發(fā)現氣泡產生。乙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只有氧化 鈣 , 即 猜 想 I 成 立 。 丙 同 學 認 為 乙 同 學 的 實 驗 不 足 以 證 明 猜 想 I 成 立 , 理 由 是_____;

(3)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個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時,先將生石灰倒入池內 水中,一段時間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漿使用。長期使用的石灰池內壁會逐漸增厚,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丙同學用水、酚酞試液和稀鹽酸證明了猜想Ⅲ成立,丁同學將酚酞試液換成鹽溶液也 能完成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丙同學

________

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丁同學

_______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從圖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A. t1℃時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 t1℃時甲、乙、丙三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C. 要使t1℃時甲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溫度的方法

D. t2℃時,100g水中加入90g充分攪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學生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車,請完成下列各題:

(1)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 (選一種物質填序號);

(2)車輪的鋼圈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鐵生銹是和空氣中氧氣及_______________ 發(fā)生反應,用 稀硫酸除鐵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利用鐵生銹的原理在食品工業(yè)上還有應用,“納米α-Fe 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鮮,稱之 為“雙吸劑”,請用化學方法檢驗使用一段時間后的“雙吸劑”是否完全失效,寫出鑒別過 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解水制氫氣的一種原理如圖。下列關于該原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涉及的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

B. 反應過程中S元素的化合價未發(fā)生改變

C. 理論上,每生成8g O2,就能得到1g H2

D. 理論上,每分解36 g H2O,就需要向體系內再補充64 g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的知識并結合下圖的儀器,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儀器E的名稱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為原料來制取并收集氧氣,除選用A、DE、FI外,還缺少的儀器是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氣時,發(fā)現水槽內的水變成紫紅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要制取并收集多瓶二氧化碳氣體(需隨時添加液體藥品),其發(fā)生裝置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該從_____管通入(“a”“b”)。如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在收集前需要將氣體通入盛有_________(填藥品名稱)的下圖容器中。

(5)氮的氧化物(NO2)是大氣污染物之一,工業(yè)上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用NH3NO2還原成N2,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對NH3NO2的反應進行了探究。

(資料:NO2有毒,常溫下為紅棕色,實驗中常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尾氣處理;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

現將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質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劑,充入NO2(兩端用夾子K1K2夾好)。在一定溫度下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打開K1,推動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氣體緩慢通入Y中,Y管中的現象_____________,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將注射器活塞退回原處并固定,待裝置恢復到室溫,Y中有少量水珠。

()打開K2,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里,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金屬。

(1)下列礦石的主要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2)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

①生活中用鐵鍋做炊具,利用了鐵的__________性;鐵的合金有生鐵和不銹鋼,二者的含碳量不同:生鐵________不銹鋼(“>”“<”)

②鐵制品銹蝕的過程,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____________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為防止鐵制欄桿生銹,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物質,銅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金屬之一。

()銅材料的有關知識

(1)人類使用金屬先后經歷了青銅、鐵器時代,直到近代才開始大量使用鋁材料。這也反映出Cu、Fe、Al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

(2)純銅又稱紫銅,常見銅合金有黃銅、青銅等種類。家用電纜常用紫銅,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膠包裹。

以上敘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______(選填序號)

A.金屬材料 B.無機非金屬材料 C.有機合成材料

我國在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之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

鑒別黃銅和黃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選填序號)。

A.觀察顏色 B.加稀鹽酸 C.在空氣中灼燒

()銅及其化合物的實驗

I.硫酸銅是制備其他含銅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銅的常見方法。

(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銅粉,再用導管通入空氣并加熱,銅粉逐漸減少,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

①反應中溶液的PH逐漸_________(增大減小”)。

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方案2:將銅片加入濃硫酸中,加熱,產生刺激性氣味,溶液逐漸變成藍色。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說明該氣體是________。

(3)從環(huán)保角度進行比較,你認為方案_______(“1”“2”)更合理。

Ⅱ.在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過濾、洗滌、低溫干燥得到堿式碳酸銅固體,其組成為:xCuCO3·yCu(OH)2·zH2O。能證明固體已洗凈的方法為__________

()堿式碳酸銅的熱分解實驗

興趣小組稱取此固體12.0g,在科研人員的指導下用下圖裝置進行熱分解實驗。

查閱資料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68,CuCO3的分解溫度為200220℃,各生成對應的兩種氧化物。該堿式碳酸銅失去結晶水的溫度與Cu(OH)2的分解溫度接近。

(1)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加熱前后及過程中均通入空氣,加熱后通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

(3)控制溫度在不同的范圍對B中樣品加熱。測得裝置C、D的質量在實驗前后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測得B中剩余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裝置

實驗前/g

實驗后/g

C

198.0

199.8

D

221.0

223.2

①圖中F點對應的m__________。

根據提供的數據, xCuCO3·yCu(OH)2·zH2Ox y z = _________。

若缺少裝置E,測得的________(選填x、y、z”)的值會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