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宏觀知微觀
①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微觀解釋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②氣體X在氧氣則燃燒生成氮氣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填符號).

分析 ①根據(jù)分子之間有間隔的特性分析解答,②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解答 解:①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50mL水與50mL乙醇混合后,分子相互占據(jù)了間隔,所以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
②氣體X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
故答為:①分子之間有間隔;②N,H.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等知識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根據(jù)如圖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F的名稱為酒精燈.
(2)圖A-C試常見實驗基本操作,請找出一個有錯誤的操作并寫出改正方法:A操作有錯,改正的方法是操作中應先擠壓出膠頭中空氣,再插入吸取液體.
(3)選擇儀器D-1完成下列實驗操作:
①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c(填標號)
a.制備氣體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先均勻加熱,再對著藥品部位集中加熱c.將用剩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中d.試管口塞一團棉花e.先等導管口排出的氣泡均勻后,再將導管伸入盛水的集氣瓶中進行收集
②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并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應選儀器DEI,其反應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結合如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氧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
B.硅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Al3+
D.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用化學用語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2個氮氣分子2N2
(3)標出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stackrel{+1}{H}$2O;
(4)由Fe3+和OH-構成的氫氧化鐵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依據(jù)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HCOCaFe
(1)若某物質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該物質的化學式是H2O.
(2)若某可燃性氣體(天然氣主要成分)在氧氣中燃燒,能生成兩種氧化物,該氣體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
(3)若某元素組成的單質及其氧化物,均能和氧氣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同一種物質(該氣體可以導致溫室效應).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分別寫出單質,氧化物和氧氣反應方程式)
(4)甲~己六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己是無色溶液,能在某種黑色固體物質催化下,生成可供給呼吸的氣體丁.(部分反應物、產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表示物質之間能發(fā)生轉化)
①己→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通電后,兩電極上都有氣體放出,該實驗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試管A、B中兩氣體的質量比約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空的礦泉水瓶從高原地區(qū)到平原,瓶子變癟,原因是瓶內氣體( 。
A.分子體積變小B.分子間隙變小C.分子的質量變小D.分子數(shù)目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根據(jù)實驗操作所繪制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
A.
將一定質量的氫氣和氧氣在密閉容器中反應,物質總質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
B.
將鋅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鹽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加入鋅粉的質量關系
C.
用一定量的木炭還原氧化銅,剩余固體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D.
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固體中錳元素質量分數(shù)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C.
 量取一定量液體
D.
     液體取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