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閱讀下面的短文,用化學知識回答問題.
一天,賈寶玉夢游大觀園,突發(fā)奇想,召集各時代的詩人聚會,席間行酒令,每人吟出自己的詩作名句,并說明其中包含的化學原理.
A.黃蘗禪師: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大雪紛飛,梅花散發(fā)著撲鼻的幽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花積淀枝頭,象春天盛開的梨花,這是由化學變化引起的.
C.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從煙的筆直形狀,可以看出煙的狀態(tài)是固態(tài),而不是氣態(tài).
D.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石在烈火中煅燒轉變成生石灰,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有一位詩人描述的化學原理是錯誤的,他是B(填序號).
(2)從梅花散發(fā)的幽香,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請你列舉一個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的例子氣體受壓體積減小,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熱脹冷縮等.
(3)寫出煅燒石灰石的化學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這個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分析 (1)根據詩句的內容分析;
(2)根據分子的特性分析;
(3)石灰石經高溫煅燒可制得氧化鈣固體和二氧化碳氣體,該反應是一種物質分解成為兩種物質,符合分解反應類型;

解答 解:(1)A、梅花散發(fā)著撲鼻的幽香,說明香味的分子,運動到空氣中,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雪花積淀枝頭,象春天盛開的梨花,是對物理現象的描述;
C、煙的狀態(tài)是固體小顆粒,而不是氣態(tài).
D、石灰石在烈火中煅燒轉變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故選:B;
(2)氣體受壓體積減小,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熱脹冷縮等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故填:氣體受壓體積減小,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熱脹冷縮等;
(3)石灰石煅燒的反應物是碳酸鈣,生成物是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后面標上上升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為: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該反應是一種物質分解成為兩種物質,符合分解反應類型;故填: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分解反應.

點評 本題借助詩句考查化學知識,關鍵是理解題干中的詩句的含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鑒別空氣、氧氣和氮氣,可用下列方法中的(  )
A.帶火星木條B.燃著的木條C.澄清石灰水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探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請你根據圖示實驗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閉合電源開關,可觀察到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白磷所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裝置冷卻到室溫時,可觀察U型管內左側液面上升;最終停在1刻度處.
(3)通過這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某班同學按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ABCD
鹽酸加入Na2 CO3粉末前稱量/g85.382.884.886.5
鹽酸加入Na2 CO3粉末后稱量/g83.182.883.287.8
(1)同學們先按圖1的方式實驗,將鹽酸加到碳酸鈉粉末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該實驗中,大家進行了兩次稱量,有四個小組得到下列數據,其中有問題的 兩組數據是BD(填序號).
(2)同學們又按照圖2的方式實驗,當天平平衡后,擠壓膠頭滴管逐滴滴人鹽酸,最終天平的狀態(tài)是C(填序號).      A..左盤高   B.右盤高   C.保持平衡
(3)在圖2的錐形瓶中一定可以看到的現象有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這個過程用肉眼是看不見的,但是可以用事實來證明.能證明分子可分的事實是(  )
A.過氧化氫變成水和氧氣B.海水通過蒸餾得到淡水
C.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D.分離液態(tài)空氣獲得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某同學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取25克該樣品與5克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T1時間后(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重復以上操作,依次稱得加熱T2、T3、T4時間后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如表.
加熱時間T1T2T3T4
剩余固體質量21.220.820.420.4
(1)完全反應后產生氧氣的質量是9.6g.
(2)計算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要求書寫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有三瓶無色氣體,分別是H2、CO和CH4;某實驗小組為了鑒別它們,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方案1:分別插入燃著的木條觀察現象;
方案2:點燃三種氣體后,再進行步驟(1)和步驟(2)的實驗.
(1)方案1是否合理?為什么?不合理,這三種氣體都能被點燃產生藍色火焰.
(2)如果按照方案2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甲烷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②看到:步驟(1)中燒杯內壁有一層水霧;步驟(2)燒杯內壁沒有任何明顯現象.則燃燒的物質是氫氣.
③證明燃燒的氣體是甲烷的實驗現象是:步驟(1)中燒杯內壁有一層水霧;步驟(2)燒杯內壁石灰水變渾濁.
(3)設計實驗方案(2)的理論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根據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碳纖維屬于復合材料
B.葡萄糖為人體組織提供營養(yǎng),可用葡萄糖溶液為病人補充血糖
C.鋅元素有“智力之花”美稱,補鋅口服液喝得越多越好
D.合金、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都是有機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某興趣小組同學將制得的CO2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他們觀察到前者變渾濁,后者無明顯現象.CO2和NaOH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小明設計了甲、乙兩個實驗來驗證CO2與NaOH 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如圖所示.實驗現象為:甲--軟塑料瓶變癟,乙--“瓶吞雞蛋”. 
(1)小虎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壓強減。
(2)小雯同學提出質疑,她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說 明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其理由是二氧化碳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壓強也會變。
(3)小虎向甲實驗后變癟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從而證明CO2與NaOH已經發(fā)生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