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①白色固體A經(jīng)過高溫煅燒可生成兩種氧化物B、C.
②將B通過加熱的木炭可轉(zhuǎn)化成D,
③D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又可以轉(zhuǎn)化為B,同時生成一種單質(zhì)E.
④將C放入水中,能與水反應并放出大量的熱.
(1)寫出上述變化中各物質(zhì)的化學式
A:CaCO3  B:CO2  C:CaOD:CO  E:Cu
(2)寫出上述反應中①③④的化學方程式:
①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③CO+CuO$\frac{\underline{\;\;△\;\;}}{\;}$Cu+CO2
④CaO+H2O=Ca(OH)2

分析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白色固體A經(jīng)過高溫煅燒可生成兩種氧化物B、C,則A可能為碳酸鈣,生成的B和C可能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將B通過加熱的木炭可轉(zhuǎn)化成D,則B可能為二氧化碳,C可能為氧化鈣,生成的D可能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銅,故E可能為銅;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就此完成相關(guān)的問題.

解答 解;白色固體A經(jīng)過高溫煅燒可生成兩種氧化物B、C,則A可能為碳酸鈣,生成的B和C可能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將B通過加熱的木炭可轉(zhuǎn)化成D,則B可能為二氧化碳,C可能為氧化鈣,生成的D可能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銅,故E可能為銅;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帶入驗證符合轉(zhuǎn)化關(guān)系,因此:
(1)五種物質(zhì)分別為:碳酸鈣,二氧化碳,氧化鈣,一氧化碳,銅;故填:CaCO3;CO2;CaO;CO;Cu;
(2)反應①是碳酸鈣分解產(chǎn)生氧化鈣和二氧化碳,③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產(chǎn)生銅和二氧化碳,④是氧化鈣和水反應產(chǎn)生氫氧化鈣;故填: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CO+CuO$\frac{\underline{\;\;△\;\;}}{\;}$Cu+CO2;CaO+H2O=Ca(OH)2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zhì)的推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結(jié)合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要求同學們熟知常見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以便靈活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回答下列問題:
①安全火柴頭及火柴盒側(cè)面的物質(zhì)如圖2所示,當兩者磨擦時,產(chǎn)生熱
量,點燃紅磷而使火柴頭著火.寫出有關(guān)化學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②人劇烈運動后血液中產(chǎn)生了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經(jīng)過一段時間放松,由于乳酸與吸入的氧氣在酶的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酸痛感消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3H6O3+3O2$\frac{\underline{\;酶\;}}{\;}$3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了一瓶標簽殘缺的無色溶液﹙如圖甲所示﹚,為確認其中的溶質(zhì),他設計并進行了如下探

究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猜想與假設】其溶質(zhì)可能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種.
【資料查閱】上述四種物質(zhì)的相
關(guān)信息如下:
物質(zhì)NaClNaOHNa2CO3NaHCO3
常溫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
常溫下某稀溶液的pH713119
【探究過程】如圖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其實驗現(xiàn)象應是溶液變紅,可確定溶質(zhì)不是NaCl;在進行操作②時有無色無味得到氣體產(chǎn)生,產(chǎn)生的氣體是CO2(寫化學式),由此又可排除假設物質(zhì)中的氫氧化鈉.
【探究結(jié)論】你認為該溶液中的溶質(zhì)可能是上述假設物質(zhì)中的碳酸鈉,
依據(jù)是寫出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探究反思】另有同學猜想其中的溶質(zhì)還可能是Na2SO4,但又沒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根據(jù)以上實驗操作的相關(guān)現(xiàn)象判斷,該溶液中的溶質(zhì)不是(選填是、不是)Na2SO4,理由是:滴加酚酞試液變成紅色,說明不含有硫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華雪在做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實驗時使用了無色酚酞試液.
(1)使用無色酚酞試液的作用是實驗時便于觀察現(xiàn)象.
(2)實驗過程中,華雪同學發(fā)現(xiàn)溶液由紅色變成了無色,于是她判斷該溶液呈中性.你認為正確嗎?不正確,理由是酸和中性的物質(zhì)均使無色酚酞不變色.
(3)下面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來進行實驗探究:
【猜想假設】
猜想①:該溶液呈中性,是氯化鈉溶液.
猜想②:該溶液顯堿性,是氯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混合溶液.
猜想③:該溶液顯酸性,是鹽酸溶液和氯化鈉溶液混合溶液.
吳麗認為猜想②肯定是錯誤的,理由是溶液呈堿性酚酞溶液呈紅色.
【探究實驗】取樣,向溶液中加入鋅粒(合理即可)物質(zhì),看到有氣泡產(chǎn)生現(xiàn)象.
【結(jié)論與反思】通過以上實驗現(xiàn)象得出:猜想③正確.使酚酞溶液顯無色的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空氣的組成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78%
B.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打開瓶蓋可看到瓶口冒白煙
C.氫氧化鈉的俗名是火堿、燒堿、純堿
D.碳酸氫鈉是日常生活中焙制糕點的發(fā)酵粉的成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知識.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廚房內(nèi)天然氣泄露,打開排氣扇通風
B.室內(nèi)用煤爐取暖應保證煙囪通暢,防止“煤氣”中毒
C.用可樂等碳酸飲料替代飲水,不利于身體健康
D.多吃水果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茶,是一片樹葉的故事.綠茶中的單寧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個單寧酸分子中含23個O2
B.單寧酸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單寧酸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38:26:23
D.單寧酸由76個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gòu)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人體中鈣元素主要存在牙齒和骨骼中,以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04,如圖是小宇同學收集的純牛奶的包裝說明.閱讀答題:
(1)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鈣0.28克,
(2)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9.8%(保留0.1%)
(3)若人體每天需要0.6克鈣,且這些鈣有90%來自牛奶,則一個人每天至少喝2盒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實驗是科學家探究的重要手段.
(1)實驗室用的蒸餾水可以通過蒸餾自來水來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圖所示蒸餾燒瓶中加入約$\frac{1}{3}$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確定各連接部位嚴密不漏氣后,加熱蒸餾燒瓶,注意不要使液體沸騰得太劇烈.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收集到10mL左右蒸餾水后,停止加熱.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該裝置明顯少了一種支撐冷凝管的儀器,該儀器是b(填序號).
a.三腳架   b.鐵架臺  c.泥三角    d.漏斗架
②實驗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不是催化劑(填“是”或“不是”).
③實驗時冷凝管中冷水的進、出向應該是b進a出,不能a進b出的理由是冷凝效果不好.
(2)課堂上同學們利用甲圖所示裝置做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時,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帶火星的木條很難復燃.于是老師將甲裝置進行了改進,如乙圖,帶火星的木條較易復燃.(圖中的鐵架臺均已略去) 請回答:

①分析改用乙裝置后,帶火星的木條較易復燃的原因:水蒸氣冷凝,得到干燥的氧氣.
②老師又設計了另一個改進的丙裝置,帶火星的木條也易復燃.根據(jù)①推測的原因,分析濃硫酸的作用:干燥.
(3)為了進一步研究“H2O2生成O2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探究,以下是他們探究的主要過程:
【假設】H2O2生成O2的快慢與催化劑種類有關(guān)
【實驗方案】常溫下,在兩瓶同質(zhì)量、同濃度的H2O2溶液中,分別加入相同質(zhì)量的MnO2和水泥塊,測量各生成一瓶(相同體積)O2所需的時間.
【進行實驗】圖二是他們進行實驗的裝置圖,此實驗中B處宜采用的氣體收集方法是排水法.
【實驗記錄】
實驗編號12
反應物5%H2O25%H2O2
催化劑1g水泥塊1gMnO2
時間165秒46秒
【結(jié)論】該探究過程得出的結(jié)論是H2O2生成氧氣的快慢與催化劑種類有關(guān).
【反思】H2O2在常溫下分解緩慢,加入MnO2或水泥塊后反應明顯加快,若要證明MnO2和水泥塊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需要增加實驗來驗證它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是否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