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鋁、銅是常見的三種金屬。同學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鋁和銅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銹,而鐵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銹處理。
【提出問題】這是不是因為鐵、鋁、銅三種金屬中鐵的活動性最強呢?
【實驗探究】同學們對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展開了探究,請你參與探究并填寫空格。將粗細相同的鐵絲、鋁絲、銅絲分別插入體積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也相同的稀鹽酸中:

【討論交流】為什么同一個實驗得出了兩種結(jié)論呢?同學們帶著這個疑問查閱了相關資料,明白了鋁絲在稀鹽酸中短時間內(nèi)無氣泡,是因為鋁表面的氧化物會先與鹽酸反應。
【反思評價】做金屬性質(zhì)實驗時需將金屬進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   。
【實驗驗證】為了進一步確認鐵、鋁、銅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同學們又將兩根粗細相同的、打磨過的鐵絲分別插入硫酸鋁溶液、硫酸銅溶液中:

寫出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拓展遷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屬絲的插入順序(能與鹽酸反應的要一次將鹽酸消耗完),也能證明鐵、鋁、銅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金屬絲的插入順序為   
(2)金屬被人類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的大致年限也與金屬活動性順序有關,請寫出鐵、鋁、銅三種金屬材料被人類利用的先后順序   。

Al>Fe>Cu ;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污物) ;鐵的表面附著紅色固體;Fe+CuSO4==FeSO4+Cu;
Cu、Fe、Al或Fe、Cu、Al
Cu、Fe、Al

解析試題分析:將金屬進行打磨,可將金屬表面的污物除去,以免干擾實驗;
由于銅不能與鹽酸反應,故最先插入,鋁的活動性最強,故最后插入;
金屬性越弱的金屬越早被發(fā)現(xiàn)利用。
考點:金屬活動性探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在實驗臺上有三瓶未貼標簽的溶液,已知分別是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為區(qū)別這三種溶液,在老師指導下,興趣小組的同學把這三種溶液按A、B、C進行編號,然后分別各取適量作為樣品加入到三支試管中,進行了如右圖所示的探究活動:

步驟一中,C無明顯現(xiàn)象,A、B溶液的顏色變成紅色,但A中紅色馬上褪去恢復為無色。
步驟二中,B溶液的顏色恰好由紅色變成無色,且溶液中有氣泡冒出;A溶液又變?yōu)榧t色。
下列關于此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C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
B. B溶液是稀鹽酸
C. 步驟二中實驗后B試管中溶質(zhì)是氯化鈉、酚酞
D. 步驟二中實驗后A試管中溶質(zhì)是氯化鈉、酚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為驗證混合氣體由H2、CO和HC1組成,請從下圖中選用適當?shù)膶嶒炑b置設
計一個實驗,并回答下列問題

(1)連接選用裝置的正確順序是(只要求寫出圖中裝置的序號)          
(2)所用裝置的連接順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連接膠省略,裝置之間用“→”連接)混合氣體→                       。
(3)首先選用的裝置的作用               ,第二步選用的裝置的作用                          。
(4)簡述尾氣處理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10分)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chǎn)物
產(chǎn)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zhì)?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甲:CO2 、H2O ;          乙: CO、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H2O 。
你認為      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                       。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chǎn)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否”)       
(2)實驗中用純凈O2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                                ;
(3)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由此推斷       同學猜想成立;
(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如圖所示,這是一瓶無色無味的氣體,根據(jù)你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它的成分進行探究:

(1)假設:它是一瓶            氣體。
(2)設計實驗方案證明你的假設:
步驟:                                                 ;
現(xiàn)象:                                                 
結(jié)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通過實驗對草酸(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90)進行如下研究。
【查閱資料】①濃硫酸常作干燥劑    ②濃NaOH溶液常用于吸收CO2氣體
③無水硫酸銅吸水后由白色變?yōu)樗{色 ④氯化鈀(PdCl2)溶液遇CO產(chǎn)生黑色沉淀
【實驗準備】選用下列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

【實驗I】檢驗草酸分解的產(chǎn)物。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及分析
(1)按A→H→E→C
連接儀器
(2)關閉K,點燃A處酒精燈
H中    
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中產(chǎn)生黑色沉淀,氣球鼓起
草酸分解生成了CO2、CO和H2O
①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C中氣球的作用是    
 
【實驗II】取9 g草酸進行實驗,測定生成物的質(zhì)量并確定草酸的組成。
實驗步驟
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結(jié)論及分析
(1)選擇A、B、D、G裝置組合進行實驗
(2)鼓入過量的N2后,分別稱量B、D、G的質(zhì)量
(3)關閉K,點燃A、D處的酒精燈,至草酸完全分解
(4)熄滅A處酒精燈,通入過量的N2,熄滅D處酒精燈,再次分別稱量B、D、G的質(zhì)量
B裝置增重1.8 g
D裝置中固體質(zhì)量減少0.8 g
G裝置增重4.4 g
①A、B、D、G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     →    →D
②向A中兩次通入N2,其中
第二次的目的是    
③草酸的化學式是    
④反思:若用F代替B,則不能測定草酸的組成,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化學小組同學在課外讀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滅火劑,但有些物質(zhì)(如Na)著火,不能用CO2熄滅” 。他們決定探究CO2與Na反應的產(chǎn)物。
【提出猜想】CO2與Na反應可能生成4種物質(zhì):C、CO、Na2O、Na2CO3。
【查閱資料】
①Na是非常活潑的金屬,常溫下與O2、H2O等物質(zhì)反應。
②堿性的Na2CO3溶液與中性的Cu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③Na2O是白色固體,與H2O反應生成NaOH。
④向氯化鈀(PdCl2)溶液中通入CO,產(chǎn)生黑色沉淀。
【實驗過程】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1)實驗記錄

序號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和解釋

打開a,關閉b,由長頸漏斗注入稀鹽酸
A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
E中出現(xiàn)渾濁
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當E中出現(xiàn)渾濁時,打開b,關閉a,點燃酒精燈
D中Na劇烈燃燒,產(chǎn)生白煙內(nèi)壁附著黑色、白色固體
G中產(chǎn)生黑色沉淀
反應產(chǎn)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取D中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反應產(chǎn)物還有________
 
(2)實驗反思
①實驗記錄②中,E中出現(xiàn)渾濁,再點燃酒精燈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若無裝置C,對實驗有影響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
③檢驗第4種物質(zhì)是否存在的實驗方案:取D中白色固體于試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問題。
【教師提醒】它由Cu 、Fe2O3兩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
猜想①:只有Cu;猜想②:只有      ;猜想③:是Cu 、Fe2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同學們?yōu)榇_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0g裝入硬質(zhì)玻璃管中,按右下圖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目的是             。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現(xiàn)象為     。
(2)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其數(shù)據(jù)如下表:

反應前
反應后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zhì)量為37.3 g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為36.1 g
 
小蔣同學初步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后,馬上得出猜想      (填“①”“②”“③”)肯定不正確,理由是   。
(3)小林同學認為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停止加熱前應 先斷開A和B的連接,你認為是否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反思評價】實驗后小組內(nèi)有同學指出:上圖裝置未進行尾氣的處理。于是有同學設計了用右圖裝置代替原裝置,則C裝置的作用有  、  (至少答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食品保鮮劑(生石灰或鐵粉的一種)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小王同學對原保鮮劑成分進行探究,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chǎn)生,他斷定原保鮮劑是鐵粉.該同學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請你設計一個用化學方法確定保鮮劑成分的實驗方案,填入下表:

操作
主要現(xiàn)象
原保鮮劑的成分
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