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4.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海水曬鹽B.蠟燭熔化C.食物霉變D.汽油揮發(fā)

分析 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zhì)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海水曬鹽、蠟燭熔化、汽油揮發(fā)都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食物霉變生成有害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

解答 解:A、海水曬鹽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蠟燭熔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食物霉變生成有害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D、汽油揮發(fā)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基礎(chǔ)性比較強,只要抓住關(guān)鍵點: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問題就很容易解決.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現(xiàn)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車已進入千家萬戶,極大的方便人們的出行,并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
(1)用作制造汽車車身材料主要是B(在A、B、C中選填)
A.純鐵   B鐵合金   C銅合金
(2)汽車表面噴漆的目的是防銹
行駛過程中的能量轉(zhuǎn)化為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3)與傳統(tǒng)汽車相比,太陽能汽車低碳環(huán)保,真正實現(xiàn)了零排放.制造太陽能汽車所用的太陽能電池需要大量的單質(zhì)硅,單質(zhì)硅是由石英固體(SiO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2C_Si+2CO,反應前后硅元素的化合價分別是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對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鐵絲在空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
B.硫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藍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白色氣體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黃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請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符號(化學式)
二氧化碳CO2,氧氣O2,水H2,高錳酸鉀KMnO4,氯酸鉀KClO3,過氧化氫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利用自已設(shè)計的裝置(如圖裝置一)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步驟:
(1)測量實驗需要的具支試管的容積.
(2)在干燥的具支試管中裝入銅粉,塞上橡皮塞.用癟氣球密封試管的支管口.移動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有一定體積的氣體,記錄體積后插入橡皮塞中,根據(jù)酒精燈高度,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3)用酒精燈在銅粉部位加熱,加熱時不斷推拉注射器.
(4)停止加熱后,待試管冷卻至室溫,注射器活塞穩(wěn)定后,記錄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
根據(jù)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實驗室中如何測量該具支試管的容積?先將具支試管裝滿水,再將具支試管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根據(jù)量筒水的體積,得出具支試管的容積.
②在實驗加熱過程中,具支試管上的小氣球作用是緩沖作用,不斷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使銅粉與氧氣充分反應.
③假設(shè)具支試管的容積為50ml,反應前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為20ml,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為6ml,則反應消耗氧氣的體積為14ml.由此可得實驗結(jié)論氧氣占空氣體積的15
④下列關(guān)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c(填序號)
a、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b、注射器中預先不留一定體積的氣體對實驗結(jié)果沒有影響
c、反應停止試管冷卻后,將氣球內(nèi)的氣體全部擠入注射器內(nèi).
⑤若將裝置一改成裝置二,裝置二優(yōu)點:能讓空氣更易流通,全部通過銅粉,使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1)請從“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水蒸氣”中選擇適當?shù)奈镔|(zhì)填空
①露在空氣中的餅干變軟是因為空氣中有水蒸氣 
②可用于電光源的氣體是稀有氣體
③可用于煉鋼、氣焊的氣體是氧氣    
④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2)通過“對人體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我們可以知道呼出氣體與吸入空氣相比,含量增多的成分是水蒸氣、二氧化碳,呼出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氮氣
(3)寫出下列具體粒子的名稱: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gòu)成,鐵由鐵原子構(gòu)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氣體制�。簩嶒炇也糠謨x器或裝置如圖甲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長頸漏斗
(2)小強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集氧氣,寫出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過氧化氫水+氧氣.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干燥的氧氣,制取裝置的組合為A,寫出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4)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jù)是不易溶于水,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復燃,則已滿.
(5)實驗室常用鋅粒(固體)和稀硫酸(液體)制取氫氣,發(fā)生裝置應選B,若用如圖乙F裝置收集該氣體,氣體由a端(填“a”或“b”)導入.
(6)在實驗室里制取氧氣,既可采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鉀的方法.上述兩種方法的主要共同點有A
①采用MnO2均可改變其反應速率  
②反應都不需加熱
③都利用含氧物質(zhì)的分解來達到目的  
④兩種方法所需儀器相同.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小明同學對探究分子性質(zhì)的實驗(圖1)進行了改進.如圖2所示,試管丁、戊中各有一張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濾紙條,裝有適量濃氨水的小藥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試管丁中小藥瓶上的瓶塞已塞緊,試管戊中的小藥瓶上無瓶塞.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圖2比圖1的實驗更環(huán)保、更節(jié)約
B.圖1和圖2的實驗均能證明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如果丁中沒有小藥瓶,圖2的實驗也可達到實驗目的
D.若將戊浸入冰水中,濾紙條不會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常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有:a.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粉末;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c.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H2O2)溶液分解產(chǎn)生氧氣.

(1)寫出左圖中指定儀器的名稱:①試管②酒精燈   ③集氣瓶;
(2)請仔細分析上圖中裝置A的特點,推測該裝置可用于上述制氧氣方法的有b(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氣應該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上圖中的B(填“A”或“B”);
(4)利用裝置A制氧氣,在結(jié)束實驗時要先撤離導管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利用裝置B制氧氣時,長頸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5)制取氧氣前,必須先檢查裝置氣密性;收集氧氣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