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分別與相應的操作過程相對應,其中正確的是
A.恒溫下,向一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晶體
B.向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鎂片和鋅片
C.向pH=10的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
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投入水中.攪拌后能得到無色、澄清溶液的是
A.KNO3、HCl、CuCl2 B.Ba(OH)2、BaCl2、、Na2SO4
C.Na2CO3、NaCl、Ca(OH)2 D.NaOH、K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FeCl3和CuCl2對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為測定并比較二者的催化效率,需要控制的條件包括以下的:
①實驗溫度 ②H2O2的濃度 ③催化劑質量 ④FeCl3與CuCl2的顆粒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裝置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根據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編號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 實驗室利用A裝置制取氧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最佳時刻是 。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是__ __(從A——E中選擇),理由是( )
①常溫下能發(fā)生反應, ②反應條件是加熱,③密度比空氣小,④密度比空氣大,⑤難溶于水,該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改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_________端進入(填a或b)。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氫氣體與水蒸氣,欲用G、H裝置將以上雜質氣體除去,則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混合氣體→______ ______(用c、d、e、f等字母表示)。
(5)小婷同學取用濃鹽酸和大理石反應,制取CO2并檢驗其有關性質,她察到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但加熱后紅色不褪。對這一變化的合理解釋你認為合理的是 ( )
A.產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試液變紅
B.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使石蕊試液變紅
C.產生的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石蕊試液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對物質的性質進行相關探究、
【提出問題】氯化氫(HCl)氣體顯酸性嗎?
【進行實驗】該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藍的汁液染成藍紫色的紙質干燥小花進行如圖1的三個實驗:
實驗現象:Ⅰ和Ⅱ中小花不變色;Ⅲ中小花變紅色.
【查閱資料】圖2是同學們查閱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的示意圖.
【實驗結論】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
【交流反思】
(1)從微觀角度分析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向實驗Ⅲ中變紅的小花上噴足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現小花最后變成黃綠色,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甘藍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顯__________色.
(4)下列實驗可以用來說明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的是___________.
A、測試鹽酸的導電性,鹽酸能導電
B、干燥的碳酸鈉粉末放入氯化氫氣體中,不反應
C、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
D、干燥的碳酸鈉粉末放入鹽酸中,能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右圖所示,圖中的A、B、C、D、E分別為稀鹽酸、石灰水、氧化銅、二氧化碳、蘇打溶液中的一種。圖中的短線相連的物質均能相互發(fā)生化學反應,已知E、C反應有氣泡出現。于是有:
(1)D物質的化學式為 ▲ ;
(2)物質B、E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3)取適量的C物質于試管中,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和未知溶液后,能出現白色沉淀,利用這個原理能鑒別C物質的陰離子。該反應的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除雜質所選試劑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CaO | CaCO3 | 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
B | CO2氣體 | HCl氣體 | 通入NaOH溶液 |
C | CO2氣體 | CO氣體 | 通過灼熱的CuO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