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跟原鎂帶的質量相等

B. 按任意體積混合后的氫氣和氧氣的總質量,跟反應后生成水的質量相等

C. 二氧化硫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增加的質量就是被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質量

D. 煤球燃燒后質量減輕,這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B.參加反應的甲、丙的質量比為1:8

C.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一定為10:9  

D.甲反應后的質量為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可以看做純凈物的是

A.蒸餾水         B.醬油           C.橙汁           D.奶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

應條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Zn+CuSO4= ZnSO4+Cu

(1)過程中I中稀硫酸過量的目的是    。

(2)過程Ⅱ中分離操作的名稱是    ,在操作過程中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過程Ⅲ中有氣體產生,該氣體是    (填化學式)。

(4)A~E 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    (填字母序號)。

(5)為了得到純凈的海綿銅,過程Ⅲ中過濾后應    、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X、Y兩元素,使12g X2與XY3反應生成24gC,化學方程式為:X2+XY3=3C。則X、Y兩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A. 1:1             B. 1:2              C. 3:1             D. 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反應S + O2  SO2中,若生成m個SO2分子,則參加反應的氧原子個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909年化學家哈伯在實驗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哈伯研究所證實了氫氣與氮氣在固體催化劑表面合成氨的反應過程,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將氫氣和氮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NH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   、     分別表示N2、H2、NH3。觀察下圖,寫出符合在催化劑表面合成氨反應過程的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下面五張圖按反應過程順序用序號排列)。

(3)表面化學對于化學工業(yè)很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的過程。在潮濕的空氣里,鐵表面吸附了一層薄薄的水膜,同時由于空氣中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若空氣中CO2溶解,水膜呈酸性,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可使尾氣中的CO和NO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反應,產生兩種空氣組成的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氮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    )

A.NH4Cl      B.(NH4)2SO4     C.NH4NO3      D.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4所示,物質王國的“小朋友”們手拉手圍成一圈

做游戲。甲為酸,丁為堿,戊為酸堿指示劑,甲、乙、丙、丁為不同類別的物質(按物質組成分類)。

     游戲規(guī)則:只要相鄰的物質能反應,游戲就能進行下去。

(1)寫出能代表甲與丁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應。

(2)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乙可以是           (填物質類別),寫出

能代表乙與丙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

(3)參照游戲規(guī)則,從圖5中選擇三種物質,將其標號填在圖6短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