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5.如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體物質(zhì)、放出了大量的熱
(2)若將氧氣換成空氣,則該反應不能進行(填“能”或“不能”).
(3)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①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通常比在空氣中劇烈;
②在空氣中不易  (填“易”或“不易”)燃燒的物質(zhì),在氧氣中卻易燃燒.
(4)實驗時,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分析 根據(jù)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的現(xiàn)象、注意事項等分析歸納回答.

解答 解:(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體物質(zhì)、放出了大量的熱.
(2)由于空氣中的氧氣濃度較低,若將氧氣換成空氣,則該反應不能進行.
(3)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①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通常比在空氣中劇烈;
②在空氣中不易燃燒的物質(zhì),在氧氣中卻易燃燒.
(4)由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放出大量的熱,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故答為:(1)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體物質(zhì)、放出了大量的熱;(2)不能;(3)①劇烈;
②不易,易;(4)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點評 本題較為簡單,了解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的現(xiàn)象、注意事項等知識即可分析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是某同學配制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鹽水的全過程.

(1)請找出圖中的錯誤(至少兩種)及后果.
①試劑瓶的瓶塞沒有倒放,污染試劑.
②天平中食鹽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會使稱量的質(zhì)量偏小.
(2)若操作正確,則所稱取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1.5g.
(3)正確操作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
(4)如果配制的鹽水中,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5%,則可能造成誤差的原因有  
①稱量時藥品與砝碼放反.
②仰視量取水.
③氯化鈉中有雜質(zhì).
④燒杯用水潤濕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主要應用其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用鐵、鋁制炊具B.灑水降溫C.用酒精作燃料D.用銅制導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zhì)中,由同種分子構成的是(  )
A.食用醋B.氧氣C.含碘鹽D.可樂飲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有關分子性質(zhì)的探究實驗.在濾紙條上每隔2cm滴一滴酚酞試液,再將此濾紙條放進試管里,并在試管口塞上脫脂棉,在脫脂棉上滴加濃氨水.
 (提示:酚酞遇氨氣變紅且濃氨水極易揮發(fā))
(1)試管中的現(xiàn)象濾紙條上的酚酞試液由右向左依次變紅色,此實 驗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實驗中,往往在試管下放一張白紙的作用是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一個分子的質(zhì)量等于構成該分子的各原子的質(zhì)量總和,水的化學符號為H2O,已知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O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6,一個標準碳原子(含6個質(zhì)子,6個中子)的質(zhì)量為a,則一個水分子的質(zhì)量為32a(國際規(guī)定,一種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以一種標準碳原子質(zhì)量的十二分之一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zhì)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觀察蠟燭的燃燒,得出下列結論.請回答:
(1)需要蠟燭燃燒才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質(zhì)軟,可用指甲刮出痕跡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的白色固體
c.蠟燭頂端燭心底部周圍有無色液體,呈碗狀存在
d.形狀圓柱形,頂端為圓錐形尖出
e.燭芯周闈和燭焰上端呈明亮的黃色
f.吹熄后,能看見燭芯周圍有白煙上升,并慢慢消失
g.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
h.若風吹到蠟燭一邊,另一邊碗形頂端的蠟燭將熔成液體并沿燭體流下
i.如受空氣流的影響,火焰會閃動,且生出黑煙
(2)除上述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外,燃燒你還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燭淚流淌;蠟燭越來越短.
(3)[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假設]小娟所在化學興趣小組提出了如下假設: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霧;C、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
[査閱資料]①結燭燃燒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②二軾化碳為無色無味的氣體,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能使澄淸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驗證]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填序號,下同).A.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冰涼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說明白煙不是水霧.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被重新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C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徘除了假設AB,因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都不能燃燒.[實驗結論]蠟燭剛熄滅時冒出的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小明在量取液體時,開始采用俯視讀數(shù)為40mL,倒出一定量液體后又仰視讀數(shù)為32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的體積為( �。�
A.<8 mLB.>8mLC.=8mL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原子、分子敘述錯誤的是( �。�
A.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運動
C.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唯一粒子
D.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