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請用$\stackrel{-2}{O}$、$\stackrel{-1}{Cl}$、$\stackrel{0}{N}$、$\stackrel{+1}{H}$、$\stackrel{+1}{Na}$、$\stackrel{+2}{C}$、$\stackrel{+2}{Ca}$、$\stackrel{+2}{Cu}$等八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請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符號填空:
①兩個氮氣分子2N2             ②兩個氧離子O2-
(2)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式:
①導致煤氣中毒的主要物質CO    ②一種藍色溶液的溶質CuCl2

分析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shù)挠嬃繑?shù)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jù)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 解:(1)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2個氮氣分子可表示為:2N2;
②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氧離子可表示為:O2-
(2)①導致煤氣中毒的主要物質是一氧化碳,其化學式為:CO;
②由以上八種元素可組成的藍色溶液是氯化銅溶液,其溶質為氯化銅,其化學式為:CuCl2
故答案為:(1)①2N2;②O2-;(2)①CO;②CuCl2;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下列變化中,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B.濕衣服晾曬干
C.食物腐敗D.火藥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難溶性雜鹵石屬于“呆礦”,主要成分有K2SO4、MgSO4、CaSO4、不溶性雜質等(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為能充分利用鉀資源,某工廠用溶浸雜鹵石制備硫酸鉀,工藝流程如下:

(1)在實驗流程中加入過量的Ca(OH)2溶液,目的是出去主要成分中的硫酸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gSO4+Ca(OH)2=CaSO4+Mg(OH)2↓.
(2)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
(3)請寫出固體B的兩種主要成分Mg(OH)2↓、CaCO3(用化學式表示)
(4)在使用Ca(OH)2溶液和K2CO3溶液對雜鹵石進行“溶浸”時,為探究獲得較高浸出雜鹵石主要成分的浸取率,某實驗小組用測得浸取液中K+的質量分數(shù)亂來表示浸取率,在相同的時間里,進行了下述實驗組:
實驗 溫度/℃Ca(OH)2用量/g K+浸取率/% 
 a   25   2.5  72.4 
 b  40 2.5 86.55
 c  40 3 90.02
 d  60 3 91.98
e 60 4 91.45
①上述實驗的數(shù)據(jù)中,溫度與K+浸取率的關系是溫度越高,浸取率越大.
②上述5組實驗中,若要獲得最佳的K+浸取率,選擇的反應條件是60℃和Ca(OH)2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試管內壁附著下列物質,不能用稀鹽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留下的黑色物質
B.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后留下的固體物質
C.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留下的藍色固體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存在某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對該反應,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物質
反應前質量/g20m86
反應后質量/g4待測282
A.待測數(shù)值一定為2gB.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中甲和丙的質量比為5:4D.該反應可能是銅與氧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1)從微觀角度(如圖1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質量守恒的微觀本質在化學反應的前后,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shù)目和原子的質量不變.
②參加反應的A2與B2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2)從反應類型角度(一種物質可通過不同的反應類型生成,以二氧化碳為例).
①能與氧氣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是C或CO(填一種物質化學式).
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在一定條件下,碳與鐵的氧化物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Fe(填化學式).
(3)從能量變化角度(借用如圖2裝置分別進行下列實驗,認識物質溶解過程中能量變化)
①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某物質,白磷燃燒,說明該物質溶于水時放熱(填放熱,吸熱)從燃燒條件上分析加入該物質白磷能燃燒的原因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制取氣體的原理、方法及性質.結合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錐形瓶.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  (填上圖字母),原因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可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其原因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如圖字母)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1.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反應條件已省略),A,B為常溫下組成元素相同的無色氣體,D,E均為黑色固體,C可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一種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F在生活中的一種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2)寫出反應⑤產(chǎn)生的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3)寫出①-⑥化學反應方程式:①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溫\;}}{\;}$3Fe+4CO2;④CO2+Ca(OH)2═CaCO3↓+H2O;⑤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⑥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確保集氣瓶內的氧氣消耗盡.
(2)步驟②集氣瓶中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發(fā)黃光,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熱
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燒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氣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處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frac{1}{5}$.
(3)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難(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不活潑(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
(4)寫出紅磷燃燒時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紅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5)已知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某同學用足量的木炭粉代替紅磷做上述實驗,結果實驗失敗,請你幫他分析原因.
(6)在用紅磷燃燒實驗中,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小于$\frac{1}{5}$的原因有哪些?(請寫出3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