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原子所含的質子數為1
B.該原子屬于金屬元素的原子
C.該原子屬于非金屬元素的原子
D.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
【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8,即可確定該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屬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易得2個電子形成8電子穩(wěn)定結構,最外層有六個電子,核外共有8個電子分析.
【解答】解:A、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原子中質子數=8,故A說法不正確.
B、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原子中質子數=8,即可確定該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屬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故B說法不正確.
C、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原子中質子數=8,即可確定該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屬非金屬元素的原子,C說法正確.
D、最外層有六個電子,核外共有8個電子,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原子中質子數和電子數相等相關知識.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動:
【對固體猜想】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據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猜想Ⅱ:全部是NaOH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實驗和推斷】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①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振蕩后,至全部溶解. | 無色溶液 |
②向試管的溶液中滴加適量物質X的溶液 | 現象A |
③再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 | 現象B |
(1)若現象A為有氣泡產生,則加入的X溶液是 (填溶液名稱),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有氣泡產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若X是Ba(OH)2溶液,現象A為有白色沉淀生成,現象B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則該實驗 (填“能”或“不能”)說明樣品中有NaOH;
(3)若X是BaCl2溶液(過量),猜想Ⅲ成立的實驗現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8.12”天津港大爆炸造成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擴散、流失,為了盡量減少有害物質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下處理有毒物質方法不當的是( 。
A.對大面積分散的有毒物質采取砌墻圍起來,防止進一步擴散
B.對已炸開外漏的有毒物質及時清理,并根據不同的有毒物質用相應的化學藥品進行處理
C.用大量水沖洗,讓有毒物質隨水流入大海
D.對成桶未損壞的有毒物質及時清運,撤離現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測定空氣成分的簡易裝置圖,回答問題:
(1)紅磷剛開始燃燒時的現象是 ,紅磷熄滅后,待, 時,才打開止水夾,此時看到的現象是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由該實驗得出結論是 .
(2)實驗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此得出氮氣具有哪些性質(回答兩條)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與相應的解釋不一致的是( )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小于100mL | 分子間有間隔 |
B | 氧氣和臭氧(O3)性質不完全相同 | 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
C | 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 |
D | 銅塊在空氣中不燃燒,納米銅在空氣中可以燃燒 | 物質的種類決定反應能否進行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買了一種“汽泡爽”的沖調飲料(如圖1).
【飲料說明】
①主要原料:檸檬酸(C6H8O7)和小蘇打(NaHCO3);
②使用說明:將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氣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飲料.小明觀察了飲料說明后,他借助化學實驗的方法,探究“汽泡爽”產生氣體的成分,以及加水溫度對產生氣體量的影響.
【實驗一】探究“汽泡爽”產生氣體的成分.
(1)小明閱讀資料發(fā)現:“汽泡爽”原料中的檸檬酸(C6H8O7)和小蘇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發(fā)生以下反應,填寫生成氣體的化學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 ↑
(2)為了檢驗該氣體,小明選擇的試劑是 .
【實驗二】探究加水溫度對產生氣體量的影響.
(1)小明先用冷水和熱水各沖了一杯飲料,品嘗時發(fā)現冷水沖的飲料中氣泡較多,熱水沖的飲料中氣泡較少.當他搖動杯子時,發(fā)現有大量氣泡從水中逸出.他查閱資料發(fā)現:隨著溫度升高,氣體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會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序號 | 加入水的體積 | 加入水的溫度 | 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 |
1 | 200mL | 15℃ | a(待記錄) |
2 | 200mL | 50℃ | b(待記錄) |
(2)在老師的幫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兩套實驗裝置(如圖2)分別完成上述實驗,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緊膠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產生的氣體所排出的液體,冷卻至室溫后讀取數據.B中油層的作用是防止 .
(3)通過實驗,小明測得:a=64mL,b=132mL,由此獲得結論:“汽泡爽”產生氣體的量與加水溫度有關系.但是老師看到小明的實驗報告后卻指出:兩套裝置中,“汽泡爽”產生氣體的總量應該近似相等,與溫度關系不大,其本質原因是 .
(4)通過反思,為了證明老師的觀點,小明繼續(xù)利用(3)中已反應完的兩套裝置,又做了一步實驗,發(fā)現兩套裝置最終收集到的氣體的總量確實相近,他的實驗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艱辛的努力,終于提出了現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請畫出16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化學反應中該原子比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2)表示的是 (填離子符號);
(3)上表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任意填寫一種);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的變化規(guī)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