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查閱資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無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燒杯中。當看到__(填現(xiàn)象),證明它們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學生板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什么?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①只有Na2SO4 ②有Na2SO4和H2SO4 ③有Na2SO4和NaOH ④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zhì)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____。
(實驗探究)
(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__。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 | 測溶液的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實驗操作 |
續(xù)表:
實驗現(xiàn)象 |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 有氣泡產(chǎn)生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jié)論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結(jié)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jié)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jīng)過反思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____。
(反思與拓展)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
(2)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含有H2SO4,除以上正確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zhì)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____(填序號)。①Cu ②CuO ③紫色石蕊溶液 ④AgNO3溶液
(3)燒杯中的溶液未經(jīng)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寫一條)。
【答案】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H2SO4+2NaOH=Na2SO4+2H2O ④,硫酸和氫氧化鈉不共存 氫氧化鈉(或NaOH) pH試紙浸入溶液中 BaCl2與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②③ 腐蝕下水道
【解析】
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無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燒杯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當看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證明它們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學生板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zhì)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有Na2SO4、H2SO4和NaOH硫酸和氫氧化鈉會發(fā)生反應,不能共存,故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④。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氫氧化鈉(或NaOH)。
[實驗探究](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pH試紙浸入溶液中。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BaCl2與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反思與拓展](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2)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zhì)含有H2SO4,除以上正確方案外,CuO 和紫色石蕊溶液單獨使用也能完成實驗,故選②③。
(3)燒杯中的溶液未經(jīng)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蝕下水道。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所示的四個圖像, 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銅和硝酸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
B. 向pH=2的鹽酸中加水稀釋
C. 向一定量的含有鹽酸的氯化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D. 等質(zhì)量的鎂和鐵分別與等質(zhì)量、等濃度足量的稀硫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定質(zhì)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過程中,測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質(zhì)量與加入鐵粉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有關該反應過程中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
B. c點,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chǎn)生
C. d點,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Fe(NO3)2和Cu(NO3)2
D. e點,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2種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中。
(1)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書寫此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
(2)向含有氯化銅、氯化鋅、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寫化學式)。
(3)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鋅、鐵、銅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某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每步均充分反應),其中能達到目的是_____(填序號)。
A 稀鹽酸中加入足量鐵粉后,再加銅粉,最后加入鋅粉
B 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鐵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銅粉后,再加入鐵粉
(4)含有鋅粉6.5g、鐵粉5.6g、銅粉3.2g、鋁粉2.7g的混合物與一定質(zhì)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反應停止后,有6g固體剩余。則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坐標系建立物質(zhì)間的關系是總結(jié)化學知識的一種方法。A-M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九種物質(zhì),下圖是根據(jù)這九種物質(zhì)的類別和其中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構(gòu)建的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圖中“→”表示一種物質(zhì)轉(zhuǎn)換成另一種物質(zhì)),已知A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與M溶液反應,分別生成含該金屬元素的兩種鹽溶液。G與M的反應常用于工業(yè)除銹,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D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過濾后取濾液,滴入過量M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則濾液中的溶質(zhì)是______(寫出所有可能情況,填化學式);
(4)A-H八種物質(zhì)中能與M溶液反應的物質(zhì)有________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F是常見物質(zhì),A為食品干燥劑,A、B、C三種白色固體都有同種金屬元素,F為固體單質(zhì),D、E、F都含有同種非金屬元素。
(1)物質(zhì)C的化學式為_____。
(2)反應F→E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
(3)B→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及合金具有廣泛的應用:
(1)生鐵和鋼是較常見的兩種鐵合金,其中含碳量較高的是_____。
(2)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原因是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在氯化銅和氯化亞鐵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①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填化學式);②向濾透中滴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_____(填化學式)。
(4)1000g含有氧化鐵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煉出含鐵97%的生鐵的質(zhì)量約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愚人金”實為銅鋅合金,外觀與黃金極為相似,常被不法商販冒充黃金牟取暴利,下列關于鑒別“愚人金”與黃金的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比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灼燒,表面變色的是“愚人金”
浸沒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的是“愚人金”
浸沒在硫酸鋅溶液中,表面附著白色物質(zhì)的是“愚人金”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jù)對初中所學四種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概念的理解,結(jié)合下列化學方程式,比較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1)一定有變化的是_______(填反應類型.下同);(2)不一定有變化的是____;(3)一定沒有變化的是______。
①CO2+H2O=H2CO3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 ④
⑤NaOH+HCl=NaCl+H2O 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