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8.下列氣體不能從空氣分離得到的是( 。
A.用作醫(yī)療急救的氧氣B.用作清潔燃料的氫氣
C.用作食品防腐劑的氮氣D.用作焊接保護氣的稀有氣體

分析 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分別是: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空氣的成分主要以氮氣和氧氣為主,氧氣約占五分之一,氮氣約占五分之四.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是根據各成分的沸點不同而分離的.

解答 解:A、用作醫(yī)療急救的氧氣,能從空氣分離得到,故選項錯誤;
B、空氣中沒有氫氣,因此用作清潔燃料的氫氣,不能從空氣分離得到,故選項正確;
C、用作食品防腐劑的氮氣,能從空氣分離得到,故選項錯誤;
D、用作焊接保護氣的稀有氣體,能從空氣分離得到,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空氣中各種氣體的用途,同學們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用,本考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學習化學的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立即加水滅火
B.夜晚發(fā)現液化氣泄漏不應立即開燈檢查
C.人們每天的飲食中都應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補充維生素
D.撲滅電器、圖書檔案等火災最適宜的滅火器是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金屬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如下:
請回答下面問題:
(1)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X是Hg元素.(填元素符號)
(2)把一根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CuSO4=3Cu+Al2(SO43
(3)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Zn粉,溶液質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圖中B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Cu(NO32、Zn(NO32
(4)非金屬單質也具有類似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發(fā)生置換反應的規(guī)律,即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鹽酸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在溶液中可發(fā)生下列反應: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
由此判斷S、Cl2、I2、Br2四種單質中非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Cl2>Br2>I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物質中混有少量的甲,可以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C.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t2℃時,甲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區(qū)分下列物質的兩種方法都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方法一方法二
A聚乙烯、聚氯乙烯取樣灼燒,聞氣味觀察顏色
B碘、高錳酸鉀放入水中觀察放入汽油中觀察
C氯化鈉、亞硝酸鈉放入水中觀察溶于水后滴加酚酞
D稀鹽酸和稀硫酸取樣,滴到木條上加硝酸銀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將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質中,充分振蕩后,再滴入酚酞試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
A.CaCO3B.CO2C.CaOD.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酸與堿的反應是中和反應,中和反應一定是酸與堿的反應
B.復分解反應中各元素化合價不變,各元素化合價不變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C.單質是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D.堿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請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溶液的變質情況.并完成下表:
 1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1  該氫氧化鈉溶液沒有變質
2  該氫氧化鈉溶液全部變質
3  該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聯(lián)系,對下列現象或事實解釋錯誤的是(  )
A.洗滌劑能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為H+和OH-能結合生成H2O
C.水銀溫度計能指示溫度,是因為汞原子之間的距離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液態(tài)二氧化碳可用于圖書館滅火,是因為降低圖書檔案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