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5分)下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未列出,每步反應均完全),其中A是一種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一種黑色粉末,C是氣體,E為藍色溶液,X的俗名叫純堿。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A: ;C: ;X: 。
(2)D的用途 (寫一種)。
(3)寫出G + E → H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A:CaCO3 C:CO2 X:Na2CO3 (2)干燥劑或建筑材料
(3)CuSO4+2NaOH==Cu(OH)2↓+Na2SO4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屬于框圖推斷題,解題時,找到題目中的“題眼”,即抓住特征現(xiàn)象,比如:特征顏色、特征離子的顏色,常見物質的相互轉換等,然后順藤摸瓜,逐一推斷出來,此題突破口在:A是一種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且在高溫的時候發(fā)生分解反應,所以A是CaCO3,C是氣體,所以是CO2,X的俗名叫純堿,即碳酸鈉
(1)有關物質的化學式:A:CaCO3 C:CO2 X:Na2CO3
(2)D是碳酸鈣高溫分解的產物之一,氧化鈣,所以用途是干燥劑或建筑材料
(3)E為藍色溶液,又是B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所以為硫酸銅溶液,而G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得到的NaOH,所以兩者反應的方程式為:CuSO4+2NaOH==Cu(OH)2↓+Na2SO4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在學習鎂條與鹽酸反應會放出大量熱的實驗后,想研究金屬鋁與鹽酸反應是否也放熱,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請你和該小組同學共同完成實驗。
將注射器中的稀鹽酸加入到錐形瓶內時,可觀察到錐形瓶中產生的現(xiàn)象為 ;
甲同學觀察到反應一段時間后,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的現(xiàn)象,從而得到鋁片與稀鹽酸反應是放出熱量的。
乙同學不同意甲的結論,理由是 ;
(3)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錐形瓶中的液體的量明顯多于加入的稀鹽酸,請用理化知識解釋錐形瓶液體量增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丁酸乙酯(C6H12O2)是無色具有菠蘿香味的液體,常用作食品、飲料的調香劑。下列有關于丁酸乙酯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
B.丁酸乙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 6; 1
C.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1%
D.一個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64個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圖書、檔案著火,用水澆滅
B.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衣服上的袖污
C.蚊蟲叮咬后涂抹牙膏或肥皂水止癢
D將pH試紙伸到待測液中測定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
(1)某服裝標簽如上圖1,該服裝面料含有的合成纖維是 (填“棉”或“滌綸”);新衣服拿在手里,有時能聞到特殊氣味,能聞到氣味的原因是 。
(2)人們習慣上把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統(tǒng)稱為“五金”,在“五金”順序中把金屬 (填元素名稱)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強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自行車車輪的鋼圈會生銹主要是因為 。
(3)“西氣東輸”后,家庭用上了天然氣,灶具開關通過電子打火引燃天然氣,此過程滿足燃燒的條件是 ;天然氣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從海水中提取粗鹽一般可采用 方法。上圖2是特殊情況下使用的應急凈水器。利用該凈水器將2000g含氯化鈉3%的海水暴曬4小時,收集到500g可飲用水,此時剩余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課外探究小組的同學們?yōu)樘骄恳欢康母咤i酸鉀所制得氧氣的體積和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參與他們的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
(2)你覺得他們應該選擇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還需添加的實驗用品為 ,產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若將D裝置中的水換成 (填物質名稱)還可以用來干燥制得的氧氣;若將D裝置中裝滿水,氣體從 (填導管接口字母)端進入,也可收集氧氣。
(3)為了達到粗略測定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所收集到氧氣的體積的實驗目的,你認為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 (用a、b、c、…等表示);
(4)他們用F裝置探究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沒有觀察到“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的實驗現(xiàn)象。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某化學興趣小組為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一】小云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蕩,溶液變?yōu)榧t色。然后向該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觀察到溶液 ,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反思評價】 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試液代替無色酚酞進行上述實驗。你認為 (填“無色酚酞”或“石蕊試液”)更適合用于驗證二者恰好完全反應,你的理由是 。
【實驗探究二】小蘭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 鹽酸 | NaOH溶液 | △t/℃ |
1 | 3.65﹪ | 2.00﹪ | 3.5 |
2 | 3.65﹪ | 4.00﹪ | x |
3 | 7.30﹪ | 8.00﹪ | 14 |
表中x = 。
【反思評價】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但有同學認為單憑此現(xiàn)象不足以說明該反應放熱,其理由是 。
【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堿與鹽酸反應都無明顯現(xiàn)象,例如 (填一種堿)與鹽酸反應就有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七種物質都是由氫、碳、氧、鈉、氯、鈣等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
(1)A、B、C都是氧化物。A與B反應的產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B與C化合后的產物D微溶于水,則A的化學式是 ,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E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E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A和B,則E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3)F在工業(yè)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F(xiàn)與G反應的生成物中也有
A和B, 則F與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D可中和某些工廠污水中含有的G,D與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D與F固體混合物溶于水后發(fā)生化學反應,寫出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所有可能組成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3分)某碳酸鈉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現(xiàn)稱量11 g該樣品放入燒杯中,然后加入一
定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4.6%的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終得
到12.1g氯化鈉固體。計算:
(1)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