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變質的苛性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實驗結束后,對所得“無色溶液”進一步探究.
提出問題: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質呢?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猜想:溶液中只含有NaCl一種溶質;
乙同學猜想:溶液中含有NaOH、NaCl二種溶質;
表達與交流:甲同學猜想的理由是(1)
氫氧化鈉和碳酸鈉跟稀鹽酸恰好反應,都生成氯化鈉

反思與評價:請對乙同學的猜想做出評價:
(2)
乙同學猜想不正確.氫氧化鈉存在碳酸鈉也應存在(或鹽酸應先跟氫氧化鈉反應后與碳酸鈉反應或即使鹽酸先與碳酸

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也會被氫氧化鈉吸收,生成碳酸鈉)

甲同學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取少量燒杯中剩余的無色液體于試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氯化鈣溶液,結果沒有看到明顯現(xiàn)象.
請對甲同學的實驗設計做出評價:(3)
甲同學設計不完整,此現(xiàn)象只能說明沒有碳酸鈉不能證明鹽酸(Hcl)是否存在

解釋與結論:若通過實驗證明甲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則無色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應該是(4)
NaCl
HCl

歸納與總結: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時,需要考慮的物質是(5)
生成的物質和剩余的反應物(可溶的物質)
分析:運用氫氧化鈉、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解答該題,另外還要結合實驗現(xiàn)象或結論解答.如: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故甲同學的猜想理由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跟稀鹽酸恰好反應,都生成氯化鈉.其余的類似.氫氧化鈉存在碳酸鈉也應存在(或鹽酸應先跟氫氧化鈉反應后與碳酸鈉反應或即使鹽酸先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也會被氫氧化鈉吸收,生成碳酸鈉),故乙同學猜想不正確.
解答:解: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故(1)答案:甲同學的猜想理由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跟稀鹽酸恰好反應,都生成氯化鈉
(2)鹽酸應先跟氫氧化鈉反應后與碳酸鈉反應或即使鹽酸先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也會被氫氧化鈉吸
收,生成碳酸鈉,故(2)答案:乙同學猜想不正確.氫氧化鈉存在碳酸鈉也應存在(或鹽酸應先跟氫氧化鈉反應
后與碳酸鈉反應或即使鹽酸先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也會被氫氧化鈉吸收,生成碳酸鈉).
(3)從反應的物質的量的角度考慮,若鹽酸有剩余則會含有氯化鈉和氯化氫.故(3)和(4)得到答案,(3)答案:甲同學設計不完整,此現(xiàn)象只能說明沒有碳酸鈉不能證明鹽酸(HCl)是否存在.(4)答案:NaCl、HCl
由以上的探究總結出(5)答案:生成的物質和剩余的反應物(可溶的物質)
點評:本題對探究實驗分步進行了考查,必須全面分析實驗中物質的反應情況,關鍵看誰有剩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8、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A實驗能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其理由是
隨著鹽酸的滴入,燒杯中溶液紅色逐漸褪去

(2)B實驗用于確認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實驗前K1、K2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請寫出實驗中K2處于關閉狀態(tài)下打開K1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打開K1后,再打開K2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有氣泡生成且氣球變小

(3)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A、B兩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燒杯中,觀察到液體呈紅色,由此產(chǎn)生疑問.
【提出問題】燒杯的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交流討論】一定含有的物質:酚酞、水和
NaCl
,還含有能使酚酞變紅的物質.
【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紅色.
【猜想】廢液中能使酚酞變紅的物質:
A、只有氫氧化鈉    B、只有碳酸鈉     C、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設計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氯化鈣溶液來驗證猜想.
【實驗驗證】取一定量的廢液于試管,逐滴加入氯化鈣溶液.
【結論解釋】通過實驗,同學們得出了確切的結論.
①根據(jù)部分實驗現(xiàn)象繪制出右圖的關系曲線,則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
(填序號).
②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后發(fā)現(xiàn)
廢液紅色褪去
則不含氫氧化鈉.
【拓展應用】還可以用
鹽酸
代替氯化鈣溶液得出正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33、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 寫出A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2) B實驗用于確認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實驗前K1、K2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請寫出實驗中K2處于關閉狀態(tài)下打開K1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B實驗全過程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打開K1時觀察到氣球鼓起,打開K2時觀察到有氣泡生成且氣球變小

(3)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A、B兩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燒杯中,觀察到液體呈紅色,由此產(chǎn)生疑問.

(提出問題)燒杯的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交流討論)一定含有的物質:酚酞、水和
NaCl
,還含有能使酚酞變紅的物質.同學們猜想能使酚酞變紅的物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猜    想)廢液中能使酚酞變紅的物質是:
A.只有氫氧化鈉         B.只有碳酸鈉      C.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設計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氯化鈣溶液來驗證猜想.
(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廢液中還可能含有的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逐滴加入氯化鈣溶液.
(結論解釋)通過實驗,同學們得出了確切的結論.(下圖為同學們根據(jù)部分實驗現(xiàn)象繪制的關系曲線).

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
(填序號)
(表達與交流)請你分析他們能得出確切結論的理由
據(jù)圖可知,加入氯化鈣溶液就有沉淀生成,廢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鈉.若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廢液紅色褪去則不含氫氧化鈉,若仍呈紅色則含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氧化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yè)上常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來制取燒堿,并生成氯氣(Cl2)和氫氣.
(1)請寫出工業(yè)上用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燒堿的化學方程式:
 

(2)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會變紅色,氫氧化鈉溶液中主要含有Na+、OHˉ、水分子.某探究小組為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的哪種微粒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得出了初步結論.
①請?zhí)顚懴卤碇械膶嶒灲Y論:
實 驗 過 程 實驗現(xiàn)象 實 驗 結 論
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試管中滴入酚酞試液,振蕩 溶液無明顯
變化
 
②是否需要做“向水中滴加酚酞試液”的對比實驗?為什么?
(3)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用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做探究實驗.將兩種溶液混合后,對溶液中溶質的可能組成作出如下猜想:
甲同學的猜想是:溶液中只有NaCl.
乙同學的猜想是: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NaOH、和 HCl.
①你認為甲乙兩位同學的猜想都合理嗎?并說明理由.
②請你提出一個與甲乙同學不同的猜想,并設計簡單的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成立.
(4)有一瓶因保存不當而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為測其成分,稱取10g樣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共放出0.88g氣體,試求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7、已知M、N分別是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一定量的M中不斷滴加N,并測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圖所示.
(1)M是一種
氫氧化鈉溶液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2)反應過程中,老師取a、b、c三處反應后的溶液,打亂順序后,請同學們不測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對三種溶液進行探究.
小明和小紅分別取其中一種溶液進行實驗: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CuSO4
溶液,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
結論:是a處溶液.
小紅向少量另一種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觀察到
溶液呈無色

結論:是b處或c處溶液.
為進一步確定該溶液成分,小紅又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取少量該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合理即可) 溶液變紅 為c處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離子有
Na+、H+、SO42-
(填寫離子符號)
剩余一種為b處溶液.
通過實驗,同學們知道了酸堿反應過程中pH的變化和用不同方法確定溶液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M、N分別是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一定量的M中不斷滴加N,并測定所得溶液的pH,如圖所示.
(1)M是
NaOH
NaOH
(填化學式).
(2)反應過程中,老師分別取圖中a、b、c三處所對應的溶液,打亂順序后,請同學們用一定的方法將三種溶液加以鑒別(不能用測定溶液pH的方法).
小明和小紅分別取其中一種溶液進行實驗: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CuSO4
CuSO4
溶液,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
結論:是a處溶液.
小紅向少量另一種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觀察到
酚酞不變色
酚酞不變色

結論:是b處或c處溶液.
為進一步確定該溶液成分,小紅又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取少量該溶液,加入適量的
石蕊試液
石蕊試液
試液變紅
試液變紅
為c處溶液,并推知原溶液中的離子有
Na+、H+、SO42-
Na+、H+、SO42-
(填寫離子符號)
結論:剩余一種為b處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