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C.原子不帶電是因為原子中不存在帶電的粒子

D.核外電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間高速運動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鐵單質就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原子不帶電是因為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shù)目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對外不顯電性,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核外電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間高速運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已啟動“嫦娥工程“探月計劃,人類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獲取月球上極為豐富的核聚變燃料氦﹣3,解決地球能源危機,氦﹣3原子核里有兩個質子,相對原子質量為3,其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為(

A.1 B.2 C.3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反應的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

(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B裝置并改進后設計了一組吹氣球驗,裝置如圖:

向甲中長頸漏斗內加水會看到氣球脹大,一段時間內氣球大小沒有變化,該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_。

若從乙中分液漏斗滴加入少量水入錐形瓶,欲使氣球脹大,則錐形瓶中裝有的固體物質可以是______。

A.NH4NO3 B.NaOH C.NaCl D.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促進可持續(xù)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導良好的生活習慣。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鼓勵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B.使環(huán)保去超市購物

C.使用綠色公共交通出行 D.工廠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運用所學化學知識,把空格補充完整。

(1)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原理是 ;噴漆可以延緩汽車鋼鐵外殼的銹蝕,鐵生銹是鐵與 共同作用引起。

(2)天然水的凈化中,除去水的色素和異味,常加入 ,該過程發(fā)生了 變化(填“化學”或“物理”);

(3)沾有較多油污的碗碟很難用水清洗干凈,可向水中加入洗滌劑進行清洗,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作用;可供我們使用的淡水資源有限,生活中你的節(jié)水方法是

(4)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處理劑,受熱時發(fā)生如下反應4K2FeO42R+4K2O+3O2↑,則R的化學式為

(5)實驗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時,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①上圖操作中有錯誤的是 (填序號)。

②改正錯誤后,表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A. ⑤②①③④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氣中才能燃燒

B.可以通過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來滅火

C.任何燃料完全燃燒時,一定會生成二氧化碳

D.空氣中混有可燃性氣體,遇明火時可能發(fā)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幾個重要實驗,有關該幾個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1中熱水的作用是隔絕氧氣和提供熱量

B.實驗2可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C.實驗3中左邊試管中鐵釘生銹而右邊試管中鐵釘不生銹,證明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水接觸

D.實驗4中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白煙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瓶壁上有水珠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將體現(xiàn)下列實驗操作目的的正確選項字母,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A.防止藥品污染 B.防止試管破裂 C.防止實驗誤差 D.防止火災

(1)加熱試管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 。

(2)滴管使用后及時清洗并放在試管架上 。

(3)用燈帽蓋滅酒精燈

(4)量取液體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