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O2,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CO2,應(yīng)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_,檢驗CO2已收集滿的方法是:用燃著的火柴放在_____,觀察到火焰熄滅,則收集滿。
【答案】2KMnO4 K2MnO4+MnO2+O2↑ 氧氣不易溶于水 B、E 集氣瓶口
【解析】
(1)觀察裝置特點:加熱固體,試管口有棉花,可得是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反應(yīng)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排水法收集氣體要求氣體性質(zhì):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yīng)。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為大理石和稀鹽酸在常溫下發(fā)生反應(yīng),應(yīng)采用固液常溫型發(fā)生裝置進行反應(yīng),即B裝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和空氣中其他成分反應(yīng),可用向上排空氣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應(yīng),不適合用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裝置選E;驗滿方法為:將燃著的木條靠近瓶口,如果熄滅則已收集滿。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青龍山農(nóng)場學�;@球挑戰(zhàn)賽中運動員穿的籃球鞋在生產(chǎn)中所用的膠水含有正己烷(C6H14),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正己烷是一種__________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正己烷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________
(3)正己烷中氫、碳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
(4)17.2g正己烷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所給的實驗裝置,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A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使用儀器a有很多注意事項,請任意寫出一點來_____ 。
(2)老師從實驗室中拿出兩瓶常用的但標簽已經(jīng)模糊不清的試劑,分別是固體和液體,他取少量試劑在試管中混合,立即產(chǎn)生一種無色氣體。我們對此氣體展開了一系列探究:
猜想:小明認為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請你寫出此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制取該氣體,應(yīng)選取上圖中的發(fā)生裝置_______(填序號,以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填序號,從A—E中選)。如果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小軍在實驗操作考試中抽到的考題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zhì)”,請回答下列問題:①用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檢驗集氣瓶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如何檢驗氣體是二氧化碳?(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B與M連接,則M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 。
③若B與H連接,則H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______,說明了CO2具有__________的化學性質(zhì),因此CO2可用于_____________。
(4)現(xiàn)要制取一瓶二氧化氮氣體,小明查到如下資料。
①制取NO2的反應(yīng)原理:Cu + 4HNO3(濃)=Cu(NO3)2 + 2NO2↑+ 2H2O
②通常狀況下,NO2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且有毒氣體,能與水發(fā)生反應(yīng)。
③NO2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結(jié)合已掌握的知識,選擇以上裝置制備并收集一瓶二氧化氮氣體,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_(填接口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支撐它的角鋼塔架中含有錳(Mn)。
(1)錳可以與稀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yīng),生成物中錳元素顯+2價。則錳與稀鹽酸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2)某同學為探究Fe、Cu、Mn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Ⅰ. ③中觀察到了明顯的現(xiàn)象,則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Ⅱ.通過以上實驗,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
Ⅲ.實驗①~④中,不需要做的實驗是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三種家庭常用清潔劑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清潔劑 | |||
名稱 | 潔廁靈 | 彩漂液 | 漂白水 |
有效成分 | HCl | H2O2 | NaClO(次氯酸鈉) |
(1)潔廁靈可用于清除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2)使用彩漂液時過氧化氫分解釋放出活性氧,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3)潔廁靈和漂白水混合后, HCl與NaClO會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有毒氣體氯氣(Cl2),同時生成水和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鹽,該鹽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市場上的加碘食鹽通常加入的是碘酸鉀(KIO3),替代了原來的碘化(KI),因為碘化鉀容易被氧氣氧化。為探究不同條件下KI與O2的反應(yīng),進行如下系列實驗。
(查閱資料)①碘單質(zhì)(I2)遇淀粉液變藍。②部分酸、堿、鹽通常在水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如:鹽酸中存在H+和Cl-。
(進行實驗)
實驗1 將不同濃度的KI溶液置于純氧中,放置相同時間后觀察,現(xiàn)象如下表:
裝置 | 燒杯中的液體 | 現(xiàn)象 |
①2 mL 0.15%KI溶液+5滴淀粉液 | 無明顯變化 | |
②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 | 溶液變藍 | |
③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 | 溶液變藍,顏色較②深 |
實驗2 將相同濃度的KI溶液加入不同濃度的稀鹽酸后置于純氧中,5分鐘后觀察,現(xiàn)象如下表:
裝置 | 燒杯中的液體 | 現(xiàn)象 |
④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mL蒸餾水 | 無明顯變化 | |
⑤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 mL1% 鹽酸 | 溶液變藍 | |
⑥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 mL 10% 鹽酸 | 溶液變藍,顏色較⑤深 |
(解釋與結(jié)論)
(1)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2中通過對比⑤和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2中,KI在鹽酸的作用下與O2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如下,補全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4KI+O2+4HCl=4KCl+2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4)實驗④中加2mL蒸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學將實驗⑥中2 mL10% 鹽酸替換成2 mL10% NaCl溶液,5分鐘后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從離子角度分析,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微觀粒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和元素周期表信息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圖中A、B、C三種粒子共表示_____種元素。
(2)鈉元素相對原子質(zhì)量_____。
(3)圖A粒子對應(yīng)的元素在周期表中應(yīng)排在第_____周期。
(4)圖C粒子在化學變化中易_____(選填“失去”或“得到”)電子。
(5)圖B與圖C兩種粒子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生成化合物化學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yīng)操作中各量變化關(guān)系的是
A.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 向一定質(zhì)量、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C. 常溫下,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
D. 向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的學習小組對當?shù)氐氖沂V區(qū)進行調(diào)查,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該石灰石樣品20g,把10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shù)據(jù)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yīng))。請計算:
序號 | 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g | 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g |
第一次 | 25 | 13 |
第二次 | 25 | 6 |
第三次 | 25 | 2 |
第四次 | 25 | n |
(1)表中n的數(shù)值為_____________。
(2)求反應(yīn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多少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