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B.物質(zhì)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C.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根據(jù)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推斷該元素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數(shù)

分析 酸是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堿是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鹽是電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物質(zhì)都是由分子構成的錯誤,因為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等;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錯誤,因為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不是中和反應;根據(jù)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推斷該元素原子核內(nèi)的質(zhì)子數(shù),不能確定中子數(shù).

解答 解:A、堿是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因此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故選項正確;
B、物質(zhì)都是由分子構成的錯誤,因為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等;故選項錯誤;
C、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錯誤,因為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不是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
D、根據(jù)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推斷該元素原子核內(nèi)的質(zhì)子數(shù),不能確定中子數(shù),故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物質(zhì)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qū)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室溫時,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符合右圖中縱坐標X的表示是( 。
A.溶液的溫度B.溶液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
C.溶液中含有HCl的物質(zhì)的量D.溶液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以下四組離子,有一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無色透明溶液,它應該是( 。
A.Fe3+  SO42-  H+  Cl-B.Mg2+  Cl-  OH- Na+
C.H+   Ba2+  NO3-  SO42-D.K+H+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王老師在某工廠廢水處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業(yè)廢水樣品帶回實驗室.靜置,取上層清液,加入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甲和濾渣乙.請你和你的化學小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慮雜質(zhì)干擾).
【提出問題】濾渣乙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明認為濾渣乙是銀,小東認為濾渣乙是銀和銅,小華認為濾渣乙是銀、銅和鋁,你認為濾渣乙還可能是銀、銅和鋅.
【交流討論】大家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小華的猜想錯誤,理由是鋅不和硝酸鋁溶液反應.
【實驗探究】設計實驗探究濾渣乙的成分,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
實驗步驟現(xiàn)象結論
實驗1:取濾渣乙加入鹽酸無氣體產(chǎn)生濾渣乙可能是銀或銀和銅
實驗2:取濾液甲加入氫氧化鈉無藍色沉淀濾渣乙一定是銀和銅
【反思交流】通過交流,大家認為在濾液甲中加入稀鹽酸,當觀察到無變化,也能得出實驗1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2015年我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創(chuàng)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請回答問題:
(1)已知青蒿素的化學式為C15H22O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
A.青蒿素屬于有機化合物
B.一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個原子
C.青蒿素的含碳量為28.4%
D.青蒿素中C、H、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5:22:5
(2)早在東晉時期,葛洪的著作《肘后備急方》中就有抗瘧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記載,屠呦呦受此啟發(fā),提出把黃花蒿浸泡在低沸點的乙醚中(沸點為35℃)加熱煮沸來提取青蒿素,從而避免了傳統(tǒng)的高溫水煎易破壞青蒿素的弊端,為什么此法可避免高溫破壞青蒿素?請對此作出解釋.乙醚沸點低,當加熱到35℃時就會汽化帶走熱量,溫度不能持續(xù)升高,就不會破壞青蒿素.
(3)現(xiàn)今,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把相關基因轉入酵母菌內(nèi)后,酵母菌就能產(chǎn)生含合成青蒿素的中間產(chǎn)物,像這樣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組合基因,使生物按照人類的要求定向產(chǎn)生新的性狀的育種技術叫基因工程.
(4)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同一地點采集黃花蒿的根、莖、葉(葉齡7天),共采集3次,并測定樣品中青蒿素的含量,記錄入如表.
  青蒿素含量(mg/g) 
 第1次第2次 第3次 
 根 1.02 1.05 1.14 
 莖 0.09 0.11 0.10 
 葉(葉齡7天) 4.57 4.65 4.58 
請補充完整表格內(nèi)的欄目,此實驗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比較植物根莖葉三個部位中青蒿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結合如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甲裝置制取二氧化碳,選擇此裝置的理由是反應為固液常溫型、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于水.
(2)圖乙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是溫度需達到著火點.本實驗燒杯中熱水是作用是使白磷達到著火點,而紅磷不能達到著火點,且使水中的白磷與空氣隔絕.
(3)圖丙實驗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變紅(寫出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化學實驗中處處表現(xiàn)出顏色美,下列化學實驗中的顏色變化不符合事實的是( 。
A.雞蛋清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B.將空氣中燃著的硫伸入氧氣瓶中,火焰由淡藍色變?yōu)樗{紫色
C.一氧化碳與氧化鐵高溫下反應,固體由紅色變?yōu)殂y白色
D.加熱堿式碳酸銅,固體由綠色變成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小徐在實驗室進行了一些實驗,其中實驗操作或裝置有錯誤的是( 。
A.
取粉末狀固體
B.
塞緊橡皮塞
C.
蒸發(fā)結晶
D.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各元素原子個數(shù)不變
B.該反應說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C.該反應的生成物只有一氧化碳和氫氣
D.參加反應的甲烷分子與水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