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香水揮發(fā)B.煤的煉焦C.車胎爆炸D.干冰升華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香水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煤的煉焦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車胎爆炸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干冰升華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飲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A.豆?jié){B.蘋果醋C.碳酸飲料D.綠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硫酸和鹽酸都是實驗室常用的酸,它們有許多相似的性質.
(1)稀釋濃硫酸時,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請解釋其原因.
(2)都能除去鐵銹,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稀鹽酸中,可看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顏色變?yōu)辄S色,其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
(3)都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請寫出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碳元素是組成許多物質的基本元素.
(1)據報道:國內首把碳纖維小提琴已問世,碳纖維屬于復合材料(選填“金屬”“合成高分子”或“復合”,下同).“天宮一號”資源艙艙段使用了鋁鋰合金材料代替?zhèn)鹘y材料,鋁鋰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它們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寫化學式).為了及時發(fā)現天然氣漏氣爆炸,可在廚房墻壁的上方(選填“上”或“下”)方安裝報警器.
(3)在440℃和高壓條件下,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金剛石(C)和碳酸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O2+4Na$\frac{\underline{\;440℃\;}}{高溫}$2Na2CO3+C,反應的基本類型為置換反應.
(4)“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由碳元素組成,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C.
A.具有吸附性  B.屬于有機物      C.可處理海上的石油泄漏
(5)在清明期間,因市民燒紙祭奠引發(fā)多起森林火災,專家建議祭奠完畢要用沙土覆蓋燃燒的紙幣方可離去,原因是隔絕空氣(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針對市場上一些不法商販使用的有毒的SO2氣體對某些食品進行漂白,某科技興趣小組以小麥幼葉為實驗對象,研究SO2對植物的危害.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硫酸溶液與固態(tài)的亞硫酸鈉反應可產生SO2氣體:Na2SO3+H2SO4═Na2SO4+SO2↑+H2O設計實驗如圖所示.
(1)該小組從實驗室取得溶質質量分為75%硫酸溶液200克,含硫酸150克;
(2)該小組若想制取0.64克二氧化硫,至少需要10%的亞硫酸鈉溶液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fā)現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化學式可表示為C15H22O5,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含有42個原子B.青蒿素屬于氧化物
C.青蒿素中C、H、O的質量比是15:22:5D.青蒿素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空氣中氮氣的含量最多,氮氣在高溫、高能量條件下可與某些物質發(fā)生反應.
圖1是以空氣和其它必要的原料合成化肥NH4NO3的工業(yè)流程.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2)寫出步驟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
(3)圖2標簽所標注的“含氮量≤30%”是否合理否(選填“是”或“否”).
(4)硝酸銨屬于氮肥(填寫化肥類別).分析圖2標簽上的信息,可得出硝酸銨具有的性質是ACD(選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揮發(fā)性     C.受熱易分解     D.能與熟石灰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請根據下列實驗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圖1中實驗①的明顯錯誤是漏斗下端沒有緊貼燒杯內壁;②中的玻璃棒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
(2)圖2裝置中看到現象是鐵樹上掛有的浸有酚酞試液的脫脂棉球團變?yōu)榧t色;該實驗的目的是證明分子不斷的運動.
(3)圖3中裝置①可用來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寫出一個制取氣體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欲用裝置②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a(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A的容積為350mL,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K1、K2均已關閉.
(1)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A中預先放入30mL的水,B中盛有水.用凸透鏡引燃燃燒匙中的白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待冷卻后打開K2,觀察到B中的水減少了64mL,則A中O2的體積分數計算式為$\frac{64mL}{350mL-30mL}×$100%.
(2)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A中盛有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氫氧化鈉濃溶液,B中盛放稀鹽酸.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的實驗操作是:打開K1,待液體流下,關閉K1;一段時間后,打開K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B中液體倒吸入A中,A中有氣泡冒出,產生以上現象的原因是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使A中氣體減少,壓強減小,B中液體倒吸入A中;稀鹽酸與Na2CO3反應生成CO2氣體,有氣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