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8分)實驗室中為了鑒別2瓶失去標簽的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1)各取2mL溶液于試管中,分別滴入Na2CO3溶液,現(xiàn)象 ,是Ca(OH)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各取2mL溶液于試管中,通入CO2也能鑒別出來。若不采用化學藥品制取CO2,則我的操作是 。
(3)NaOH溶液中通入CO2無明顯變化,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zhì)仍不能證明NaOH與CO2反應的是 。
A、稀鹽酸 B、Ba(OH)2溶液 C、酚酞溶液
(4)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
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 。
操 作 | 現(xiàn) 象 | 結(jié)論 |
①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 | 溶液變渾濁 | 溶質(zhì)是 Na2CO3 |
②靜置后,用玻璃棒蘸取上層清液,滴在pH試紙上。 | pH 7 |
【答案】(1)溶液變渾濁 Ca(OH)2+Na2CO3==CaCO3↓+2NaOH(2)用吸管分別向溶液中吹氣
(3)C (4)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①CaCl2 ② =
【解析】
試題分析:失去標簽的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分別滴入Na2CO3溶液,現(xiàn)象溶液變渾濁是Ca(OH)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通入CO2也能鑒別出來。若不采用化學藥品制取CO2,則我的操作是用吸管分別向溶液中吹氣,因為人的呼出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的量很高;NaOH溶液中通入CO2無明顯變化,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仍不能證明NaOH與CO2反應,因為二者都使酚酞變紅;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變渾濁說明溶質(zhì)中含有碳酸鈉;靜置后,用玻璃棒蘸取上層清液,滴在pH試紙上,如果測得溶液的PH值為等于7,說明該物質(zhì)中沒有氫氧化鈉,因此斷定溶液中溶質(zhì)是碳酸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小華同學想制取“葉脈書簽”,需要50 g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氫氧化鈉 g。
(2)若用25%的氫氧化鈉溶液配制,需25%的氫氧化鈉溶液 g;量取配制時所用的蒸餾水應選 mL(選填“10”、“20”、“50”、“100”)的量筒(水的密度為1 g/cm3)。
(3)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在托盤天平的左右托盤上墊質(zhì)量相同的濾紙直接稱取氫氧化鈉固體
B.將準確稱取的氫氧化鈉固體直接倒入裝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將配制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裝入廣口瓶中,塞好橡膠塞并貼上標簽
D.為了加快氫氧化鈉的溶解速率,溶解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食品、生活用品的安全使用問題直接關(guān)系到人們的健康。我國禁止含有染色劑“蘇丹紅一號”(化學式為C16H12N2O)的食品進入市場。下列關(guān)于“蘇丹紅一號”的說法錯誤的是
A.“蘇丹紅一號”是一種有機化合物
B.“蘇丹紅一號”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248
C.“蘇碳丹紅一號”中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
D.“蘇丹紅一號”含有1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和1個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請你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生活中的問題。
(1)吃菠菜可以補鐵,這里的“鐵”指的是 (填“原子”、“元素”或“離子”);
(2)餐具洗滌劑能夠洗去餐具上的油污,這種現(xiàn)象稱為 現(xiàn)象。
(3)斯達舒(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鋁)可以治療胃酸過多,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若家中發(fā)生燃氣泄漏,為保證安全,下列處理措施合理的是
A.打開排氣扇 B.馬上用手機撥打ll9
C.用火柴點燃查找漏氣部位 D.馬上開門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金屬及金屬材料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
(1)鐵及其合金常用作于鐵鍋等炊具,主要利用了鐵具有優(yōu)良的 。
(2)鋁在空氣中容易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從而保護鋁不會進一步被氧化。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氧化膜的形成過程 。
(3)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也會生銹,生成銅綠(一種不溶于水的綠色粉末,化學式是Cu 2 (OH)2 CO3)。推測銅生銹的反應中反應物除了有銅和氧氣外,還有______________。根據(jù)銅綠的組成推測它與稀硫酸反應的現(xiàn)象 。
(4)若只用一種試劑就可以比較鐵、銅、鎂的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可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
A.Fe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Na2SO4溶液
(5)將鐵粉放入含有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液中存在的溶質(zhì)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廚房中蘊含許多化學知識,請根據(jù)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許多人都喜歡吃牛肉,牛肉中富含的基本營養(yǎng)素是 。
(2)判斷煮飯用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取適量的水,加入肥皂水檢驗,若觀察到水中起泡沫較少浮渣較多,則證明是 (填“硬水”或“軟水”)。
(3)現(xiàn)在鐵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用鐵鍋炒菜主要是利用鐵具有良好的 性。
(4)炒菜時,燃氣灶的火焰呈黃色,鍋底出現(xiàn)黑色,此時可將灶具的進風口 (填“調(diào)大”或 “調(diào)小”)。
(5)我國從今年5月1日起,酒駕入刑!熬凭珯z測儀”可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其反應原理為C2H5OH + 4CrO3 + 6H2SO4=== 2Cr2(SO4)3 + 2CO2↑ + 9X,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zhuǎn)變?yōu)榫G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學式為_____。
(6)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潔精來洗掉,這是利用洗潔精的 (填“溶解”或 “乳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在廚房里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而用于蒸饅頭的純堿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兩者可用________方法來區(qū)分.
(2)料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它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打開盛裝料酒的瓶蓋,會聞到氣味,這是由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豆?jié){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糖類 B.蛋白質(zhì) C.油脂 D.維生素
(4)許多家庭做飯用“煤”作燃料.
①它是一種重要化石燃料。煤屬于________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②若廚房失火時,用水去滅火,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 原理滅火(填序號)。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C.降低可燃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③這樣用煤實在太浪費,要把煤進行綜合利用,把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可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煤氣,這個過程屬于___________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鹽水選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的一種巧妙的挑選種子的方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常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l5%~20%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
(1)要配置150 kg16%的氯化鈉溶液,計算應稱取氯化鈉的質(zhì)量。
(2)選種進行一段時間后,農(nóng)技員估計溶液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都有所減少,他取出50g氯化鈉溶液,加入過量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g,計算此氯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若此時氯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只剩下100 kg,要使溶液質(zhì)量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都恢復到(1)中的狀態(tài),計算需要加入的氯化鈉和水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鉻及其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
(1)有的鐵制品如水龍頭鍍鉻:一可以耐磨,這是利用鉻的硬度大,硬度屬于________性質(zhì)(填物理或化學);二可以耐銹蝕,則鐵制品鍍鉻、表面刷漆都能防止銹蝕的共同原理是 。
(2)酒精檢測儀中使用了CrO3,CrO3中Cr的化合價為________,其檢測原理為:
C2H5OH + 4CrO3 + 6H2SO4 = 2Cr2(SO4)3 + 2X↑+ 9H2O,則物質(zhì)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鉻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材料。某同學把表面用砂紙打磨過的鉻片放入稀鹽酸中,觀察到鉻片表面有氣泡緩慢產(chǎn)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注:常溫下反應,鉻顯+3價)。由此可判斷:Cr______(填“能”或“不能”)跟硝酸銀溶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