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探究某脫氧劑的成分(由兩種單質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觀察)脫氧劑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有紅棕色固體生成。
(實驗猜想)根據(jù)顏色變化,猜想該脫氧劑中含有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驗證猜想)為驗證該種成分,進行的具體操作方法為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脫氧劑,將已驗證的成分分離。取剩余固體與少量CuO混合,置于如圖所示裝置中加熱。一會兒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色,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該脫氧劑中還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學式)。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用磁鐵吸引或加入鹽酸有氣泡 C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為了探究某脫氧劑的成分(由兩種單質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觀察]:脫氧劑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有紅棕色固體生成。
[實驗猜想]:根據(jù)顏色變化,猜想該脫氧劑中含有鐵: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產生紅棕色的鐵銹;
[驗證猜想]:為驗證該種成分,進行的具體操作方法為: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鐵存在;
[實驗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脫氧劑,將已驗證的成分分離。取剩余固體與少量CuO混合,置于如圖所示裝置中加熱。一會兒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色,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該脫氧劑中還含有:碳。碳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氧化鐵反應產生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飲用水的消毒劑,我國成功研制出制取它的新方法,原料之一是亞氯酸鈉(化學式為NaClO2),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1個丙分子中有2個原子
C.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
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時,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實驗。
(1)能燃燒的是_____(填“a”“b”或“c”)處,該處燃著的白磷會很快熄滅,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號)
A 溫度降低 B 氧氣耗盡 C 管內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2)請分析該實驗中熱水的作用是①_____ ,②_____。
(3)管口的小氣球可以防止_____(填化學式)進入空氣,從而使實驗綠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木糖醇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齲齒,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優(yōu)點。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在人體體溫37℃時,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蔗糖的溶解度
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40℃時,將30g木糖醇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該溫時木糖醇的不飽和溶液
D.80℃時木糖醇和蔗糖的飽和溶液降溫到60℃,木糖醇析出晶體比蔗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工業(yè)上常采用次氯酸鈉(NaClO)氧化法生產,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3NaClO+2Fe(NO3) 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
(1)次氯酸鈉(NaClO) 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
(2)高鐵酸鈉(Na2FeO4)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 (填最簡比);
(3)現(xiàn)要制得830kg含雜質20%的高鐵酸鈉,至少需要次氯酸鈉的質量是多少_________?(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研制新型光解水助催化劑,可直接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氫能。利用某種催化劑光分解水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如下圖:
下列有關認識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只有兩種元素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圖中反應物是單質D.該過程可說明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碳酸鈣和硫酸鋇的混合物15.0 g于燒杯中,將150.0 g的稀鹽酸平均分成三次加入燒杯中,加入稀鹽酸與燒杯中固體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
(1)該混合物中硫酸鋇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所加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 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在課外實驗中意外發(fā)現(xiàn):將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產生較多氣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組同學對此進行了系列探究活動。
探究1:反應產生的氣體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組同學經查閱資料和討論,根據(jù)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且反應物中含有_____三種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氫氣;②二氧化碳;③氫氣和二氧化碳。
(實驗1)取適量鎂條、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應裝置A中,按如圖1所示方案進行實驗,B中石灰水不變渾濁;C處氣體燃燒,燒杯內壁有水珠。說明猜想①正確。
(1)反應裝置A應選用圖2中的_____(填寫序號)。
(2)小組同學討論認為,上述實驗中“燒杯內壁有水珠”作為“反應產生的氣體是氫氣”的證據(jù)不可靠。為使這一證據(jù)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驗證三個猜想,只需在圖1所示方案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完善。你的改進方案是_____。
探究Ⅱ:快速產生氣體的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科)鎂與水緩慢反應生成氫氣:Na2CO3溶液顯堿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還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種離子促進了鎂與水的反應。
(實驗2)按圖3所示方案進行實驗。G、I中緩慢產生氣泡,H中快速產生較多氣泡,說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進了鎂與水的反應。
(1)G中實驗的作用是_____。
(2)試劑X是_____。
探究Ⅲ:反應產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實驗3)取實驗1反應生成的沉淀于試管中,加入試劑Y,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說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試劑Y及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反思交流:有些偉大的發(fā)現(xiàn)就是從異,F(xiàn)象中得到啟發(fā),通過深入研究而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分析分子快速運動方面取得突破,新數(shù)學算法提高了分子運動分析精度。請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家以氮分子為實驗研究對象(微觀模擬圖見圖一)。加熱時,氮分子之間的間隔會____(填“增大”或“減小”)。隨著溫度升高氮分子的運動速率將____(填“加快”或“減慢”)。降溫時,氮分子的化學性質___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改變。
(2)氮氣和液氮都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分子是由____構成的,在化學變化中,______可再分,而_____不可再分,因此原子的種類在化學變化中____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改變。
(4)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下列有關分子、原子說法正確的是的是_____(填序號)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中子構成的
C分子的質量總比原子質量大
D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
(5)分子模型可以直觀的表示分子的微觀結構。圖二表示氮氣的分子模型,則氮氣的化學符號為______。
(6)新數(shù)學算法從時間不確定程度為300飛秒的數(shù)據(jù)中,提取出時間精度為1飛秒(10-15s)的信息,將分析精度提高了300倍。該科技新動態(tài)的科學意義在于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