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圖中A為Ca(OH)2,B、C、D皆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表示相互反應,“→”表示轉(zhuǎn)化關系,其它物質(zhì)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1)若B、C分別為NaOH、H2O,則D可能是CO2等合理答案(填化學式).
(2)若B、C、D分別為鹽、氧化物、酸的一種,且B、C含有鈣元素,則B、C的化學式:B:CaCO3    C:CaO.
A與D反應的可能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等合理答案.

分析 根據(jù)A為Ca(OH)2,B、C、D皆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1)若B、C分別NaOH、H2O,D會與氫氧化鈣、氫氧化鈉、水反應,所以D可能是二氧化碳;
(2)若B、C、D分別為鹽、氧化物、酸的一種,且B、C含有鈣元素,氫氧化鈣、B、C會連環(huán)轉(zhuǎn)化,所以B是碳酸鈣,C是氧化鈣,D會與氧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鈣反應,所以D可以是鹽酸,然后將推出的物質(zhì)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 解:A為Ca(OH)2,B、C、D皆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
(1)若B、C分別NaOH、H2O,D會與氫氧化鈣、氫氧化鈉、水反應,所以D可能是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O2;
(2)若B、C、D分別為鹽、氧化物、酸的一種,且B、C含有鈣元素,氫氧化鈣、B、C會連環(huán)轉(zhuǎn)化,所以B是碳酸鈣,C是氧化鈣,D會與氧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鈣反應,所以D可以是鹽酸,經(jīng)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B是CaCO3,C是CaO;A與D的反應可能是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為:2HCl+Ca(OH)2═CaCl2+2H2O.
故答案為:(1)CO2;
(2)CaCO3;CaO;2HCl+Ca(OH)2═CaCl2+2H2O.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zhì)推出,然后結(jié)合推出的物質(zhì)和題中的轉(zhuǎn)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zhì),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代入轉(zhuǎn)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zhì)雜質(zhì)試劑操作方法
AZnFe適量的硫酸過濾
BKNO3MnO2足量的水溶解、過濾、蒸發(fā)
CCOCO2足量的氧化鐵加熱
DH2水蒸氣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數(shù)為12的元素名稱為鎂;等質(zhì)量的鈉和鋁,所含原子數(shù)較多的是鈉(或Na);已知SiO2與CO2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則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SO2=Na2Si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某校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的小剛和小強同學到實驗室去做探究實驗時,他們意外發(fā)現(xiàn)實驗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他們認為此瓶氫氧化鈉固體變質(zhì)了,接著他們對這瓶氫氧化鈉固體變質(zhì)情況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固體變質(zhì)程度如何?
【查閱資料】:
(1)20℃部分物質(zhì)的溶解性表
OH-NO3-Cl-SO42-CO32-
Na+
Ca2+
(2)氯化鈣和氯化鈉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
【猜想與假設】:
小剛猜想:氫氧化鈉可能部分變質(zhì),生成了碳酸鈉.
小強猜想:氫氧化鈉完全變質(zhì).
【實驗探究】:小剛和小強設計探究實驗方案,證明了他們各自的猜想.探究過程如下:
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或化學方程式


取樣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適量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有白色沉淀生成氫氧化鈉已變質(zhì).寫出加入氯化鈣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取上述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變
為紅 色
氫氧化鈉部分變質(zhì)
【得出結(jié)論】:小剛的猜想正確.
【表達與交流】: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氫氧化鈉變質(zhì)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NaOH和Ca(OH)2是常見的堿.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可用Na2CO3溶液鑒別NaOH和Ca(OH)2兩種溶液,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
(2)將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而通人NaOH溶液中卻無明顯現(xiàn)象.能否讓CO2與NaOH反應也生成沉淀呢?
[查閱咨料]二氧化碳不與乙醇反應.常溫下,氫氧化鈉、碳酸鈉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表:
溶劑乙醇
溶質(zhì)氫氧化鈉碳酸鈉
溶解性易溶難溶
[實驗探究]
I.溶液配制:將一定質(zhì)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加入到一定體積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其成為飽和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
Ⅱ.進行實驗:取3mL飽和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于試管,通人CO2,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反思與交流]
①碳酸鈉固體在水 (填“乙醇”或“水”)中溶解性較強,該事實說明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能力與溶劑的種類有關.
②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③判斷所配制的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是飽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氫氧化鈉固體,若不再溶解,則證明已經(jīng)飽和,否則不飽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取用試劑的操作圖示錯誤的是( 。
A.
用藥匙取用試劑
B.
用紙槽取用粉末
C.
傾倒液體
D.
取用塊狀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有一包固體,可能含有Cu(NO32、NH4NO3、Na2CO3、Ba(NO32、NaCl、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根據(jù)下列實驗回答問題:
(1)取少量固體與熟石灰研磨,無氨味.
(2)另取少量固體進行如下圖的實驗:
已知:實驗1中無沉淀產(chǎn)生,實驗2中無氣體產(chǎn)生.

由實驗1、實驗2判斷:原固體中一定含有NH4NO3,一定不含Na2CO3、Cu(NO32
(3)為進一步探究原固體的組成,取無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斷:原固體中一定還含有Ba(NO32、NaOH.
(4)根據(jù)上述判斷,可推知(2)中實驗2所得濾液B中的溶質(zhì)有HNO3、Ba(NO32、AgNO3、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儀器或裝置.

(1)圖中儀器B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若用氯酸鉀制取氧氣,除上述儀器外還需要增加一種儀器,其名稱是酒精燈,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開始收集的適宜時刻是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
(3)硫化氫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氫硫酸.實驗室通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除選用A、B外,還需選用上圖中的DF(填字母)組裝成發(fā)生裝置.為有效防止硫化氫污染空氣,實驗結(jié)束后剩余的硫化氫氣體應該通過G裝置,G中盛放的試劑為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標有①的儀器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證明集氣瓶已充滿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燃燒狀況進行判斷,若熄滅,則收集滿了,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應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若用盛滿水的E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b(填“a”或“b”)處通入.
(4)小可同學為探究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過程如下:關閉止水夾1.打開止水夾 2.打開活塞,觀察到A、B中溶液均逐漸退至無色.關閉止水夾2.打開止水夾1.在尖嘴導管處點燃乙烯,發(fā)現(xiàn)火焰較微弱,說明尖嘴導管處乙烯量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無色后直接點燃乙烯的原因是乙烯具有可燃性.于是,他關閉水夾Ⅰ一段時間后,向貯氣瓶中加水,說明乙烯難(填“難”或“易”)溶于水.打開止水夾Ⅰ,重新點燃乙烯,觀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濃煙.他關閉止水夾1一段時間后才向貯氣瓶中加水的原因是防止溫度達到著火點引燃了貯氣瓶中的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