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
(1)桂花開了,能聞到濃郁的花香,說明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
(2)水在夏天比冬天蒸發(fā)得快說明,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3)酒精棉球擦到身上濕的印記會很快消失,卻看不見酒精分子是如何跑掉的,這說明分子不斷運動且分子很�。�

分析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1)桂花開了,能聞到濃郁的花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
(2)水在夏天比冬天蒸發(fā)得快,是因為夏天氣溫高,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3)酒精棉球擦到身上濕的印記會很快消失,卻看不見酒精分子是如何跑掉的,這說明分子不斷運動且分子很�。�
故答案為:(1)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2)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3)分子不斷運動且分子很�。�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水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歡喝純凈水,市售的純凈水有些就是蒸餾水.下列有關這類蒸餾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可以通過冷卻自來水受熱產生的水蒸氣而獲得
B.它清潔、純凈,長期飲用對健康有益無害
C.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D.它是純天然飲品,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某同學發(fā)現某維生素C泡騰片遇水產生大量氣泡,對其產生興趣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已知維生素C泡騰片的配料:維生素C 2%、乳糖、碳酸鹽等.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如圖1,向試管中滴入幾滴水,1min后振蕩錐形瓶.小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注射器活栓.猜想成立,且無其它氣體生成.
【生成氣體成分及原因】

猜想:氣泡中含有CO2,依據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產生氣體的原因:該泡騰片中含有酸性物質與碳酸鹽反應.
進行實驗:將維生素C泡騰片溶解于一定量水,用測量反應后的溶液酸堿度為3,說明該維生素C泡騰片含有酸性物質.
上述實驗中固態(tài)酸性物質與碳酸鹽反應時,水的作用是溶解固態(tài)酸性物質形成酸溶液,使之與碳酸鹽反應.因此,儲存該維生素C泡騰片應注意密封、干燥.
【探究二氧化碳源】
猜想:該維生素C泡騰片含有質量分數為20%的二氧化碳源(鈉鹽),有關資料記載二氧化碳源可能是①NaHCO3②③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實驗:利用圖2裝置(夾持儀器略)進行探究,圖中裝稀硫酸的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主要實驗步驟有: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稱取4.20g泡騰片粉末裝入燒瓶中,松開彈簧夾K,通入一段時間空氣;
③稱量裝置D為200.00g,夾上彈簧夾K,滴加稀硫酸;
④松開彈簧夾K,再通入一段時間空氣;
⑤稱量裝置D質量為200.44g.
反應開始前通入空氣的目的是除去裝置中的空氣.步驟④的作用是將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吸收裝置D中.數據處理:通過計算判斷出以上猜想①(填序號)成立.
反思交流:
(1)E裝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D裝置中對實驗造成干擾.
(2)有同學提出,將D裝置替換成與E相同的裝置更加合理,原因是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時可能帶出水蒸氣.
(3)如果沒有C裝置,對該實驗有沒有影響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氣泡,幾位同學決心弄清這種氣泡的成分,
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氣體】他們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取氣方法:將空的塑料瓶裝滿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對準水底冒出的氣泡進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換瓶的情況下,你的改進方法是在瓶口插入一個漏斗進行收集.
【查閱資料】收集的氣體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種或幾種,其中CH4、CO是難溶于水的可燃性氣體.
【實驗探究】如圖2,將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氣體依次通人B、C中,在D處點燃.

(1)要將A中的氣體通人后面的裝置中,應選圖3中的②(填序號).
(2)若B中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A中含有CO2氣體.
(3)裝置C作用是除去氣體中沒反應的二氧化碳.
(4)若D處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燒杯,杯壁有水霧出現,有同學認為此現象不能證明收集到的氣體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水霧有可能是從B、C溶液中帶出的,要排除這種干擾可采取的措施是在C裝置后加一個(濃硫酸)干燥裝置.
(5)采取中的排除干擾措施后,在D處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出現渾濁,再在D處倒扣干冷的燒杯,若杯壁有水霧,則證明八中肯定含有甲烷(CH4),若杯壁無水霧,則證明A中肯定含有一氧化碳(CO).
(6)經進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氣體是CH4、CO2、CO的混合物,這幾位同學擬用圖4裝置,粗略測定取樣氣體中CO2的含量.裝置E中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若取樣氣體為100mL,裝置C讀數為65.0mL,則取樣氣體中CO2體積含量約為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  )
A.有顏色變化B.有新物質生成C.有氣體生成D.有發(fā)光、放熱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中,不加二氧化錳產生氧氣速度慢,但產生氧氣的質量不變
B.氧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在常溫下能與所有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C.鐵絲在氧氣里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排水法收集的氣體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判斷硫在氧氣里燃燒是化學變化的主要依據是( �。�
A.放出大量的熱B.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
C.物質的顏色發(fā)生變化D.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掌握化學實驗中常見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請從下列常見儀器圖示中,選擇恰當的儀器(用儀器名稱)填空.

(1)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用到的儀器是藥匙;
(2)鎂條燃燒時,用來夾持鎂條的儀器是坩堝鉗;
(3)可以用酒精燈加熱,但需要墊上石棉網的儀器是燒杯
(4)吸收和滴加少量液體試劑的儀器是膠頭滴管
(5)排水集氣法裝氣體的試劑瓶是集氣瓶;裝水的儀器是水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水是生命之源”.請回答下列與水有關的問題:
(1)魚類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為水中溶有氧氣;
(2)水體污染的來源主要有工業(yè)污染、農業(yè)污染、生活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