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物質與空氣混合,接觸到明火,有發(fā)生爆炸危險的是( )

①氫氣②汽油蒸氣 ③面粉塵 ④棉塵 ⑤天然氣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①②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①氫氣②汽油蒸氣 ③面粉塵 ④棉塵⑤天然氣 這五種物質都具有可燃性,因此與空氣混合,接觸到明火,有發(fā)生爆炸危險。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制品放入稀鹽酸中除銹時,溶液變黃,并常有氣泡產生,有關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是化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

(1)利用鋁的_____性可將鋁塊制成鋁箔

(2)鋁熱劑時修建鐵路時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應原理是鋁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得到熔融的鐵與另一種氧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

(3)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外觀似黃金,黃銅的熔點_____(”).鑒別黃銅和黃金有多種方法,用灼燒法鑒別產生的現象及結論是_____

(4)驗證鋁、銅、銀的活動性順序時,除鋁、銀外還需要用到的一種試劑是_____,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它們與氧氣反應的_____比較它們的活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部分儀器或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__

(2)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發(fā)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進行組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取過程中,小雨同學選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著的小木條放在瓶口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發(fā)現小木條始終不熄滅,說明該瓶氣體沒有集滿.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寫一個)____________

(4)在實驗室中制取氧氣,若用如圖H所示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請在圖中將導管補畫完整.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保部門每天發(fā)布的空氣質量報告中,有時會出現污染指數超標的情況,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是 ( )

A.人類的呼吸作用 B.汽車排放的尾氣

C.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D.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50℃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銨溶于適量的水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質量前者比后者大

B. 60℃時,把40g硝酸鉀和40g氯化鉀分別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降溫至10℃,剩余晶體的質量氯化鉀多

C. 70℃時,50g硝酸鈉飽和溶液與100g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所含溶劑質量之比為1:2

D. 80℃時,向100g氯化鉀飽和溶液中加入150g硝酸鈉,充分攪拌后,最終得到250g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多數金屬材料在空氣中都會生銹。銅銹的主要成分是銅綠[Cu2(OH)2CO3]。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1進行實驗,研究銅在空氣中生銹的條件。一個月后該同學發(fā)現B裝置中的銅絲生銹了,而AC裝置中的銅絲無明顯變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得出結論:銅生銹的原因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相互作用。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正確嗎?_______,你認為影響銅生銹的因素還可能有_______。

(2)為了驗證你的判斷,現給你提供實驗2所示的裝置,從左到右每個儀器所盛放的試劑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純凈物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

B. 某物質燃燒生成CO2H2O,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 置換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 某化肥與熟石灰研磨,無刺激性氣味,該化肥一定不是銨態(tài)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裝置是使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圖:

(1)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水面最終上升約至1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

(2)請指出測定時需要注意的事項.__________(答出二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