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X+4H2O,則X為

[  ]

A.N2O3
B.NO2
C.N2
D.NO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百色)化學小組同學對酸的性質(zhì)很感興趣,向老師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質(zhì),老師高興答應并帶領同學們進行了硝酸性質(zhì)的實驗探究.
【實驗設計】
(1)將石蕊試液滴入稀硝酸中,預計石蕊試液由紫色變
色.
(2)將Zn片投入稀硝酸中,預計將產(chǎn)生H2,其名稱為
氫氣
氫氣

【實驗驗證】同學們按上述設計做了實驗,卻發(fā)現(xiàn)石蕊變色后一會兒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氣泡,產(chǎn)生無色氣體A,在試管口氣體A變成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
【提出問題】
(1)石蕊試液變色后為何會褪色?
(2)上述產(chǎn)生的無色氣體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閱資料】看到如此異常的現(xiàn)象,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上網(wǎng)查到了下列資料:
(1)硝酸可與Zn、Cu等多種金屬反應生成相應的硝酸鹽,但不生成H2
(2)氮元素某些氣態(tài)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NH3 N2 NO NO2
顏色 無色 無色 無色 紅棕色
溶解性 極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與分析】
(1)小明同學認為石蕊變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試管不干凈,含有其他雜質(zhì)造成的,要證明小明的觀點,應進行的操作是
取少量稀HNO3于干凈的試管中,滴入石蕊試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或用干凈的試管重復上述實驗)
取少量稀HNO3于干凈的試管中,滴入石蕊試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或用干凈的試管重復上述實驗)

(2)大家一致認同了紅棕色氣體B是NO2,但對于無色氣體A及變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麗同學認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對,原因是
NH3極易溶于水,大多數(shù)氣體會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溫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
NH3極易溶于水,大多數(shù)氣體會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溫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
;
②小強同學認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對,原因是
N2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常溫下,N2在空氣中不能氧化成NO2
N2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常溫下,N2在空氣中不能氧化成NO2

③經(jīng)討論,最終大家獲得了A是NO的共識.NO遇氧變成NO2的化學方程式為
2NO+O2=2NO2
2NO+O2=2NO2

【實驗探究】小紅同學對硝酸能與Cu反應很感興趣,便取了一小塊銅片投入稀HNO3中,發(fā)現(xiàn)Cu溶解,也出現(xiàn)上述Zn與稀HNO3反應的類似現(xiàn)象,確證生成了NO,并在老師的幫助下,測出恰好反應的Cu和HNO3的質(zhì)量比為8:21,由此獲得了Cu與稀HNO3的反應方程式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交流反思】根據(jù)探究結果,請你解釋稀HCl跟銅不反應而稀HNO3卻能跟銅反應的原因
銅不與稀HCl發(fā)生置換反應,是因為銅的金屬活動性弱于氫.而稀HNO3具有強的氧化性,能與Cu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O等.
銅不與稀HCl發(fā)生置換反應,是因為銅的金屬活動性弱于氫.而稀HNO3具有強的氧化性,能與Cu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O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鐵、鋁、銅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
(1)上述三種金屬中,人類最早大規(guī)模冶煉和使用的是銅,最晚的是鋁,原因是
B
B
(填序號).
A.三者在地殼中的含量,銅元素最高,鋁元素最低
B.三者的金屬活動性,銅元素最弱,鋁元素最強
C.在自然界中,銅元素主要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常溫下一些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數(shù)據(jù)如下:
金屬單質(zhì)
導電性(以銀的導電性為100作標準) 99 61 27 17 7.9
密度/(g?cm-3 8.92 2.70 7.14 7.86 11.3
熔點/℃ 1083 660 419 1535 328
硬度(以金剛石的硬度為10作標準) 2.5~3 2~2.9 2.5 4~5 1.5
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碎石用的大錘常用鐵制而不用鋁制,原因是
鐵的硬度較大,密度較大
鐵的硬度較大,密度較大

(3)金屬活動性順序在運用中給我們?nèi)龡l判斷依據(jù),即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通過查閱資料我發(fā)現(xiàn)金屬鋁與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能發(fā)生置換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2Al+3CuO
 高溫 
.
 
3Cu+Al2O3
2Al+3CuO
 高溫 
.
 
3Cu+Al2O3
,由此我發(fā)現(xiàn)了一條新的判斷依據(jù)
在高溫條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氧化物里置換出來
在高溫條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氧化物里置換出來

(4)煉鐵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在實驗室里,可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的粉末由紅色變?yōu)?!--BA-->
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通過實驗我可以得出的一氧化碳的相關化學性質(zhì)是
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5)工業(yè)上火法煉銅的一個主要反應是 Cu2S+O2
 高溫 
.
 
 2Cu+SO2  Cu2S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64×2
64×2+32
× 100
%=80%;
64×2
64×2+32
× 100
%=80%;
(寫出算式).
用500噸含Cu2S 80%的銅礦石,理論上可以煉出多少噸銅?(請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分步給分,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硫酸銅是生產(chǎn)、生活中常見的物質(zhì),下面是某學習小組展開的探究實錄:
Ⅰ、硫酸銅的制備
(1)某學習小組同學利用銅屑、稀硫酸為原料制備硫酸銅.其原理是在高溫條件下將銅粉反復灼燒,使銅充分氧化成氧化銅,再將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制備硫酸銅,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2Cu+O2
  △  
.
 
2CuO
2Cu+O2
  △  
.
 
2CuO
、
CuO+H2SO4=CuSO4+H2O
CuO+H2SO4=CuSO4+H2O

(2)通過查閱資料,同學們找到了一種工業(yè)制備硫酸銅晶體(CuSO4?xH2O)的流程,具體如下:將銅絲放到稀硫酸中,控溫在50℃.加入10%的H2O2,反應0.5h后,升溫到60℃,持續(xù)反應1h后,過濾、蒸發(fā)、降溫結晶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①寫出該工藝流程生成CuSO4的化學方程式
Cu+H2O2+H2SO4=CuSO4+2H2O
Cu+H2O2+H2SO4=CuSO4+2H2O

②在上述生產(chǎn)過程中,控制溫度在50℃和60℃加熱的原因為
防止H2O2受熱分解
防止H2O2受熱分解
,
③上述生產(chǎn)流程的優(yōu)點有
耗能少
耗能少
(寫出一種即可);
④在過濾時,采用了右圖所示的裝置,你認為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
加快過濾的速度
加快過濾的速度

Ⅱ、硫酸銅的應用及相關實驗
(1)波爾多液是用硫酸銅和石灰乳配成的一種天藍色、粘稠的懸濁液,其有效成分是Cu4(OH)6SO4,其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
+2價
+2價
,該化學式可以寫成鹽和堿的形式
CuSO4?3Cu(OH)2
CuSO4?3Cu(OH)2
,其殺菌機理可看作是Cu2+使病原菌失去活性,這說明病原菌的主體是
蛋白質(zhì)
蛋白質(zhì)
(填一種有機物名稱).
(2)為驗證Al的化學性質(zhì)比銅活潑,小怡做了以下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
Al片(未打磨) Al片(打磨)
CuSO4溶液
(5%,5mL)
無變化,數(shù)小時后鋁片上附有極少氣泡,幾乎無紅色物質(zhì) 極少氣泡,附著極少紅色物質(zhì),持續(xù)較長時間
CuSO4溶液
(10%,5mL)
無變化,數(shù)小時后鋁片附有稍多氣泡,僅有極少紅色斑點 稍多氣泡,附著極少(多于5%)紅色物質(zhì),持續(xù)較長時間
CuCl2溶液
(5%,5mL)
多量氣泡,迅速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很快溶液變成無色,且溫度升高 更多量氣泡,迅速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很快溶液變成無色,且溫度升高
認真分析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①鋁和銅鹽溶液反應速率與
鋁片是否打磨
鋁片是否打磨
、
硫酸銅溶液的濃度
硫酸銅溶液的濃度
不同的銅鹽
不同的銅鹽
有關,同時說明銅鹽溶液中的Cl-
加快
加快
(填“加快”或“抑制”)反應速率,若實驗室沒有CuCl2溶液,則可以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許
鹽酸
鹽酸
(填物質(zhì)名稱),以使實驗現(xiàn)象更為明顯;
②該反應過程要
放熱
放熱
(填“吸熱”或“放熱”).經(jīng)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是一種能燃燒的單質(zhì),該氣體是
H2
H2
(填化學式);
Ⅲ、硫酸銅晶體(CuSO4?xH2O)中結晶水(xH2O)含量的測定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小組取12.5g硫酸銅晶體(CuSO4?xH2O)進行熱分解,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并繪制成固體質(zhì)量-溫度的關系如下圖.

(1)在加熱過程中,隨著水分的蒸發(fā),固體顏色將由藍色逐漸變?yōu)?!--BA-->
色,最終變?yōu)楹谏?BR>(2)寫出固體質(zhì)量由10.7g變?yōu)?.9g時的化學方程式
CuSO4?xH2O
  △  
.
 
CuSO4+xH2O↑
CuSO4?xH2O
  △  
.
 
CuSO4+xH2O↑
;
(3)650℃以上時,硫酸銅固體就會發(fā)生分解,生成黑色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硫及氧氣,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uSO4
  △  
.
 
2CuO+2SO2↑+O2
2CuSO4
  △  
.
 
2CuO+2SO2↑+O2
;
(4)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CuSO4?xH2O中的CuSO4的質(zhì)量分數(shù).(要求:根據(jù)x的值進行計算,CuSO4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160,H2O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海淀區(qū)一模)小東和小明收集了兩個形狀、大小、輕重和硬度均不同的易拉罐,如圖所示.他們很想知道每個易拉罐的材料成分,于是展開了以下探究過程.
【查閱資料】
(1)1804年,法國人阿佩爾發(fā)明了用玻璃瓶儲存食物.1823年,英國人丟蘭特申請了專利,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馬口鐵(鐵皮上鍍層錫)罐頭廠.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鋁罐在美國人萊伊諾爾茨手中誕生.
(2)幾種金屬的物理數(shù)據(jù).
物理性質(zhì)
密度/(g?cm-3 10.5 8.92 7.86 2.70
硬度(以金剛石的硬度為10作標準) 2.5~4 2.5~3 4~5 2~2.9
【提出猜想】圖示易拉罐是鐵罐或鋁罐.
【小東實驗】小東設計了兩個實驗方案,用于判斷易拉罐的材料成分.
(1)將兩個易拉罐碎片放入燒杯,加入等量等濃度的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設計此實驗的原理是
Al與鹽酸反應比Fe快(或Al比Fe活潑;Al、Fe與鹽酸反應快慢有差異)
Al與鹽酸反應比Fe快(或Al比Fe活潑;Al、Fe與鹽酸反應快慢有差異)
,寫出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
(2)將兩個易拉罐裁成條狀放入試管中,加入等量等濃度的硫酸銅溶液.小明認為小東的實驗不可行,其原因是
Al、Fe都可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置換出金屬銅(或Al、Fe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現(xiàn)象相似)
Al、Fe都可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置換出金屬銅(或Al、Fe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現(xiàn)象相似)
,寫出鋁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Al+3CuSO4=3Cu+Al2(SO43
2Al+3CuSO4=3Cu+Al2(SO43

【小明實驗】小明做了兩個實驗,確定了易拉罐的材料成分.
(1)取來兩罐飲料,不斷搖動,然后打開,A罐中沒有氣體冒出,B罐中有大量氣體冒出.隨后擠壓兩罐,A罐材料比B罐材料的硬度
(填“大”或“小”);
(2)將兩個易拉罐加熱、擦掉表面油漆,露出灰黑色金屬表面,用刀在金屬表面刻出劃痕,然后裁成條狀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如圖所示,放置一段時間后,A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其原因是
在潮濕的空氣中鐵易生銹
在潮濕的空氣中鐵易生銹
;B表面無明顯變化,其原因是
鋁易與氧氣反應,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鋁易與氧氣反應,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   
【實驗結論】A罐和B罐材料依次為
鐵、鋁
鐵、鋁

【實驗反思】小明運用自己所做的實驗(2),還可以說明資料中的信息是
馬口鐵上鍍錫的原因(或鋁可以用來制易拉罐的原因,答案合理即可)
馬口鐵上鍍錫的原因(或鋁可以用來制易拉罐的原因,答案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瘜W興趣小組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鋁是重要的輕金屬,廣泛應用于航空、電訊和建筑等領域.鋁亦有其特殊的性質(zhì):①鋁的熔點是660℃,氧化鋁的熔點高達2054℃.②鋁雖比鋅活潑,但是將鋁片和鋅粒分別投入稀硫酸中,鋁比鋅反應慢得多.③盡管鋁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鋁與其周圍的介質(zhì)(空氣、水)隔絕,但“奇怪”的是鋁制容器仍不能用來盛放和腌制咸菜.為此該小組進行了“鋁表面氧化膜”的實驗,其過程如下,并請完成填空:
(1)用坩堝鉗夾住一塊擦去氧化膜的鋁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鋁片表面接觸火焰的部分變暗片刻后變軟;輕輕搖動,會左右搖晃,卻不像蠟燭那樣滴落.這是因為
鋁表面氧化膜熔點高,不熔化,而內(nèi)部的鋁熔化了,故熔而不滴
鋁表面氧化膜熔點高,不熔化,而內(nèi)部的鋁熔化了,故熔而不滴
,所以不易發(fā)生熔滴現(xiàn)象.
(2)取3條鋁片,一片用粗砂紙單向用力摩擦3次,另一片用特細砂紙往復摩擦數(shù)次,分別浸入CuSO4稀溶液中,未打磨的鋁片表面無現(xiàn)象,摩擦3次的鋁片2~3分鐘后表面出現(xiàn)極少量的紅色物質(zhì),而摩擦數(shù)次的鋁片表面2~3分鐘后取出表面出現(xiàn)少量的紅色物質(zhì),該組同學猜測產(chǎn)生現(xiàn)象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表面氧化膜阻止了置換反應的發(fā)生
表面氧化膜阻止了置換反應的發(fā)生

(3)另取一鋁片浸入CuCl2稀溶液中,其表面很快冒泡并析出較多紅色粉末狀固體;該組同學猜測產(chǎn)生現(xiàn)象與步驟(2)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Cl-能破壞鋁片表面的氧化膜
Cl-能破壞鋁片表面的氧化膜
.試寫出鋁片與CuCl2溶液化學方程式:
2Al+3CuCl2═3Cu+2AlCl3
2Al+3CuCl2═3Cu+2AlCl3

(4)若向步驟(2)的CuSO4稀溶液中(內(nèi)插未打磨的鋁片)滴入5~8滴
氯化鈉溶液或稀鹽酸
氯化鈉溶液或稀鹽酸
溶液,鋁片表面逐漸有紅色固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